论智慧

	老金范文,海量公文素材资料,下载网址:www.laojinfanwen.com
	
	




论智慧





智慧一词源于梵语的“般若”,本意是指对于万事万物终极之理的深刻洞察。在汉语中,“智”是指对于外在事相的了解;“慧”是指对于内在事理的把握。智慧是在知识学习、经验积累、阅历沉淀基础上形成的综合性能力素养。真正的智慧包含着宏阔的人生格局、深厚的学识素养、高远的道德追求。个人应对复杂世界需要智慧的力量,实现国家进步、民族发展、人类大同更需要智慧的力量。

智慧体现在综合能力上。在信息相对闭塞的传统社会,书籍较为稀缺,知识获取较为不易,某种程度上,拥有知识便拥有话语权和解决特定问题的能力。在网络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当今时代,信息获取十分便捷,知识已经变得唾手可得,网络信息技术不仅改变了知识信息的获取方式,也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在纷繁复杂的海量信息中保持定力,以理智的态度和理性的思维对各种信息进行分析、鉴别、评判,去粗取精、去伪存真、透过现象看本质,作出正确的分析判断。这就是智慧,是经过沉淀的人生阅历,是经过打磨的鉴别眼光,是经过磨砺的实际能力,是综合素质的全面反映。

智慧体现在人生格局里。智慧与小聪明表面相似,实际有着本质区别。小聪明者,仅有技能性的、形而下的智力,而无道德性的、形而上的智慧,缺乏对于真理的追求和原则的坚守,这样的人或可凭其智力而在竞争中把握先机、占据有利位置,有时能得一时之利。但长远而言,由于缺乏仁爱之心和共赢的格局,将难以获得他人的尊重和认可。《论语》有言:“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虽智力所及,能赚得名利财富,但是内心没有仁德,不懂得回馈社会、关爱他人,最终必将失去所得。为人处世,当摒弃小聪明,涵养大智慧。

智慧体现在辩证之道内。在中华传统文化语境中,智慧二字可拆开作解,“日知为智,彗心为慧”。上知下日为“智”,意谓要每日增加一点知识;上彗下心为“慧”,意谓要将多余的杂念去掉,使得内心通透如镜。这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做学问需要日日增益,博闻多识;而道德修养需要时时净心,去除贪欲、抵御诱惑。面对层出不穷的问题与挑战,既需要不断地学习,丰富学识和才干;同时也需要不断地回归初心,让内心保持灵明纯净。仅仅有“智”,只知增益而不思自省,人生难免迷失;仅仅有“慧”,只知守心而不思进学,人生又不免流于枯寂。“智慧”二字,不可偏废其一,两……
试读结束,开通会员文档无限下载使用
收藏 加会员 下载
×
微信支付

打开微信扫码支付

¥28

微信安全登录
打开微信扫码即可登录(新用户自动注册)

手机号注册/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