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强:在“新”上做文章求突破

	


	





	
		
		
			
				在“新”上做文章求突破
				
				——在调研南京江北新区时的讲话
			
		
	

李强




从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南京江北新区至今,不到两年,各方面工作都展开了,也取得了很明显的成效,非常不容易。浙江舟山群岛新区是2012年批复、2013年初挂牌的,干了那么几年,起步之际也是很难的。可以说,所有新区在获批后,刚开始的时候感觉是一件激动人心的事情,但激动期很快就会过去,然后就会很焦虑,因为短时间内要出成绩,而出成绩是很难的,并且社会的期望值也很高,会有一定的压力。

我来江苏工作以后,也确实很关心江北新区。我总觉得,像江苏特别是南京这块宝地,有国家级新区这块牌子非常不容易。说实在的,因为这几年对南京的发展,大家有褒有贬,褒的是终于超过了无锡,贬的是南京好像就是自娱自乐,对全省影响不大。历史上南京是六朝古都、“世界第一大城市”,又曾经是民国时期的首都,上世纪50年代还是直辖市,所以大家期望很高。但是,近年来南京被杭州、武汉、成都赶超,大家都很焦虑,希望南京发展快一点。南京的增长极在哪里?动力在哪里?应该说,江北新区就是一块金字招牌。中央把这块牌子给南京,体现了对南京发展的很大期待。我也很关注这个地方,经常会考虑些问题、做些比较。

刚才,罗群同志详细地介绍了新区工作这一年多的情况,应该说,成绩确实值得肯定,现在也逐步形成了新区效应。但是,我们觉得还要让人家看到更多的亮点、更多的兴奋点。新区获批几年以后,应该出现热火朝天、蓬勃向上的发展场景,当然要有这个场景是很不容易的。今天在新区看到那么多年轻人在创业,看到一些新的企业落户,我们也确实很受鼓舞。这些东西要有,但仅有这些还不够。现在,清华紫光、台积电等几个大项目落地了,这些大项目有的是冲着新区来的,有的即便不挂新区牌子也不一定就不来,因为这里有土地、有资源。那么,真正靠新区的体制、新区的牌子、新区的政策效应、新区营造的生态环境吸引到的项目多不多?问题在哪里?我们要研究这个问题。对新区的战略定位,国务院批复中明确的是“三区一平台”,省里提出要建设“全省未来创新的策源地、引领区和重要增长极”。对新区来说,关键的不是文字上对定位如何表述,而是切入点在哪里?应该怎么做?

刚才听了大家的发言,我觉得下一步有几个问题需要重点研究。

一是加快构建新体制机制。在新区……
试读结束,开通会员文档无限下载使用
收藏 加会员 下载
×
微信支付

打开微信扫码支付

¥28

微信安全登录
打开微信扫码即可登录(新用户自动注册)

手机号注册/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