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发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及应对

	老金范文,海量公文素材资料,下载网址:www.laojinfanwen.com,润笔请加微:liaoda199。
研讨发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及应对
研讨发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及应对  西方主导的以“中心-边缘”结构为基本特点的国际体系正在发生变化
  在现有文献当中,关于国际体系有多种表述,如国际政治经济体系、全球国际社会等,大体上都在表达类似的涵义。为行文方便,本文采用国际体系这个表述。
  现有国际体系源自工业革命以来工业资本主义的兴起及其所引起的全球范围的巨大变迁。第一次工业革命(1780—1840)的技术进步推动英国成为无与伦比的经济霸主。接续发生的第二次业革命(1870—1914)和第三次工业革命(1960—2000)赋予西方国家相对于广大亚非拉地区国家和人民巨大的政治、经济、军事和组织优势。西方国家正是借助这些优势在全球范围攻城略地,进行殖民扩张,剥削、奴役、控制、支配广大第三世界国家和人民。有鉴于此,英国学者巴里·布赞指出,19世纪的“全球转型”重塑了国际秩序的基本结构。这是一个包括工业化、理性国家建设和“进步意识形态”的复杂结构。这一转型以不均衡的形式发生,改变了原有的权力格局,即从“无中心的多元世界”(polycentricworld)转向了“中心-边缘”(core-periphery)的世界秩序,西方则是这一秩序的中心。更为重要的是,现代国际体系或国际社会的大多数物质特征、观念性特征和组织性特征早在19世纪期间就已经形成。
  就其总体特征而言,工业革命以及其后西方殖民扩张过程中所形成的国际体系是一个高度不平衡的“中心-边缘”结构。西方处于这个结构的中心,世界上的非西方国家则处于边缘。同时作为中心的西方内部也不平衡,中心的内部也有自己的边缘。西方作为中心从人口角度处于绝对少数,譬如英国以3000万人口却控制了世界陆地相当大的面积,号称“日不落帝国”(虽然参与殖民扩张和殖民地治理的人数占总人口的绝对少数),在经济、军事和组织能力等方面,形成相对于边缘国家的绝对优势。因此,这个体系的基本特点是全球范围绝对少数人口对绝对多数人口的控制与支配。
  进而言之,1648年所形成的威斯特伐利亚体系是一个“双重结构”,对内是西方国家之间彼此承认主权平等的基本原则,但这些原则并不适用于体系之外。他们认为自己是“……
试读结束,开通会员文档无限下载使用
收藏 加会员 下载
×
微信支付

打开微信扫码支付

¥28

微信安全登录
打开微信扫码即可登录(新用户自动注册)

手机号注册/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