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食堂经验交流

	老金范文,海量公文素材资料,下载网址:www.laojinfanwen.com,润笔请加微:liaoda199。

老年助餐服务是关系老年人切身利益的民生实事,也是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贵阳市聚焦老年人关心的“关键小事”,建设推广集助餐便民、文娱服务、基层治理于一体的“爱心食堂”,集成社会资源开展助老服务,形成“一站式”服务体系,打造一刻钟颐养服务圈。目前,已建成覆盖城乡的爱心食堂155家,为231个村(社区)的7600余名老人提供日常助餐服务。



一、突出“门常开”,构建建设运营体系



(一)“一核多点”扩大服务范围。按照“1个中央厨房+N个助餐点”一体设计、一体建设,在中心村社建设集中制餐、分散配送的“中央厨房”,周边村社设置“爱心餐桌”,将供餐服务辐射到每个村,形成“15分钟就餐服务圈”。目前,爱心食堂助餐范围已覆盖全市57.9%的村社,预计2023年覆盖率将超70%。




(二)“一套制度”抓好规范运行。以“市主导、镇主推、村主抓、群众主力”为路径,健全机制规范运行。市级出台建设实施意见、运营管理细则,镇村具体落实推进。组建“管家—理事—监事”运营团队,规范财务收支、社会捐赠、志愿服务“三本账”,实行村民微信群、村务公开栏、村民大会“三公开”。



(三)“一张网络”强化安全保障。线上依托“基层治理四平台”建立数字模块,实现实时监管。线下按照食品安全技术标准定期检查、跟踪反馈、培训整改,压实全程监管链条。同时,办齐场所险、志愿意外险、餐饮许可证等“两险一证”,守住安全底线。



二、突出“人常聚”,健全长效发展机制



(一)畅通“五点”筹资渠道,稳固经费保障。推行“个人出一点、政府补一点、基金捐一点、志愿帮一点、经营筹一点”运营模式。规范个人收费,出台全市指导价,按照年龄实施梯次收费标准。强化政府支撑,统筹5000万居家养老专项经费,给予一次性建设和运营奖补经费。组建志愿队伍、集成爱心资源,帮助减轻运行压力。“爱心食堂”自身探索市场经营模式,创收增收,同时利用村级关爱基金作为兜底保障。



(二)发挥“爱心集聚”效应,降低运营成本。发展爱心厨师、爱心送餐员等志愿队伍参与食堂运营。创设爱心菜地、爱心鱼塘等载体,有效减少采购成本。如枫桥镇杜黄新村开设爱心菜篮、“红色米仓”,接收农户捐赠的蔬菜、大米等。目前全市累计收到各类捐赠1……
试读结束,开通会员文档无限下载使用
收藏 加会员 下载
×
微信支付

打开微信扫码支付

¥28

微信安全登录
打开微信扫码即可登录(新用户自动注册)

手机号注册/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