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学习解读2025政府工作报告新变化新提法3800

	老金范文,海量公文素材资料,下载网址:www.laojinfanwen.com,润笔请加微:liaoda199。

政府工作报告的新变化和新提法

一、几组数字的深意

政府工作报告中最受瞩目的历来是几组数字,数字的变与不变,背后都蕴藏深意。就今年来看:

不变的是经济增长目标,连续第三年定在“5%左右”,但每年的内涵都不一样。2023年的5%,是在2022年3.1%的低基数上,要让经济在防疫转段后平稳恢复、避免西方式高通胀;2024年的5%,是在出口外需开始回暖的背景下,内需稳增长压力下降、财政纪律整顿和金融严监管优先级上升;今年的5%则更显自信,虽然外部不确定性明显上升,但前沿科技突破、房地产市场企稳、内部系统性风险下降,如果外需承压,扩大内需可以肩负更多责任。

变化的是预算内赤字规模,较过去几年大幅提升,挑起扩大内需和防风险的担子。今年一般公共预算赤字率4.0%,对应一般国债和地方政府一般债规模5.66万亿,安排特别国债1.8万亿,地方政府新增专项债额度4.4万亿,合计11.86万亿,比2024年的8.96万亿多出2.9万亿。

2.9万亿财政增量中,用于防风险的比例接近一半。5000亿特别国债支持大行注资、新增专项债中的8000亿额度支持地方化债、部分额度支持房地产收储,叠加去年部署的2万亿置换债,直指中央反复强调的三大系统性风险:金融机构、房地产、地方债务,也是造成过去几年中国资产估值折价的主要因素。

财政增量的另一半,多数作用在支持民生和消费而非项目建设上,包括消费换新、育儿补贴、地方三保、奖优助困等,反映了改善供求关系的政策导向。

总的来说,几组数字反映的总体态度是:内部更自信、储备更充足,以化解风险和扩大内需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

二、过去三个月的新变化

数字的变与不变反映的是总体态度,措辞的边际变化映射的是政策节奏。

从去年12月政治局会议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最大的变化当属“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表述的从有到无。再对比政府工作报告新闻稿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通稿,最大的变化出现在对“问题与挑战”的描述,大量增加了关于“政府效能和依法执政能力”的内容,直言“有的部门服务观念不强、办事效率不高。一些干部乱作为、不作为、不善为”。

如果说“超常规逆周期调节”代表总量刺激,“政府效能和依法执政”则代表结构性改革,此消彼长之间,是对释放改革潜……
试读结束,开通会员文档无限下载使用
收藏 加会员 下载
×
微信支付

打开微信扫码支付

¥28

微信安全登录
打开微信扫码即可登录(新用户自动注册)

手机号注册/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