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学习2025年全国两会精神中心组研讨发言材料

	老金范文,海量公文素材资料,下载网址:www.laojinfanwen.com,润笔请加微:liaoda199。



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学习2025年全国两会精神中心组研讨发言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在这个充满希望与活力的春天,2025年全国两会胜利召开。两会期间,一系列涉及民生领域的政策部署和重要指示,为民政工作指明了方向,注入了强大动力。民政工作关乎民生、连着民心,是社会建设的兜底性、基础性工作。作为市民政局党组书记,我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通过深入学习两会精神,结合民政工作实际,我有以下几点体会与思考。

一、深化社会救助体系改革,夯实民生兜底保障基础

2025年全国两会高度重视社会救助工作,强调要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常态化救助帮扶,完善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这为我们进一步做好社会救助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建立多部门信息共享机制。民政部门与公安、人社、医保、住建等部门加强协作,打破信息壁垒,全面采集困难群众的收入、财产、就业、医疗等信息。运用数据分析模型,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比对和分析,精准筛选出可能存在困难的家庭,将其纳入监测范围。同时,完善民政部门统一认定监测、多部门协同救助的体制机制。民政部门负责对困难家庭进行认定和监测,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家庭信息推送至相关部门。各相关部门根据自身职责,制定针对性的救助措施,形成救助合力。例如,对于因病致贫的家庭,医保部门加大医疗救助力度,人社部门提供就业帮扶,教育部门减免子女学费等。

(二)推进服务类社会救助发展。探索“物质+服务”救助模式是社会救助工作的创新之举。我们将为困难家庭提供心理疏导服务,邀请专业心理咨询师,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为困难群众提供心理支持和疏导,帮助他们缓解因生活困难带来的心理压力,增强生活信心。在就业指导方面,联合就业服务机构,为有劳动能力的困难群众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根据市场需求和个人意愿,开设家政服务、电工、焊工等培训课程。培训结束后,推荐就业岗位,跟踪就业情况,确保困难群众实现稳定就业。同时,积极引入社会组织参与服务类社会救助,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引导社会组织开展关爱照料、法律援助等服务,丰富救助内容,提升救助效能。

(三)加强社会救助信息化建设。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能够实现救助对象精准识别、救助资源精准配置。我们……
试读结束,开通会员文档无限下载使用
收藏 加会员 下载
×
微信支付

打开微信扫码支付

¥28

微信安全登录
打开微信扫码即可登录(新用户自动注册)

手机号注册/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