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对我区涉农资金监管的思考

	老金范文,海量公文素材资料,下载网址:www.laojinfanwen.com,润笔请加微:liaoda199。
关于加强对我区涉农资金监管的思考
关于加强对我区涉农资金监管的思考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各级财政对“三农”的投入持续不断增加,各项涉农资金的范围不断扩大、资金量也逐年增多,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落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由于政策宣传不到位、资金监管不严等原因,导致涉农资金被贪污、挪用等现象时有发生,职务犯罪案件凸显。据统计,xx年1月至2016年10月,xx区检察院共立案查办的涉农领域职务犯罪案件18件38人,其中,反贪部门立查12件32人,立查人数占总人数的84.2%;反渎部门立查6件6人,立查人数占总人数的15.8%。从我区近年查办的涉农职务犯罪案件涉及的领域看,主要集中在渔业生产燃油补贴、农村厕改资金补助等领域,上述情况导致部分涉农资金没能真正发挥作用,社会反响较大。
一、对涉农资金监管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体系不统一,易导致监管缺位。当前,惠农政策覆盖面广,战线长、环节多。在政策落实过程中,涉及财政、发改、国土、农业、林业、渔业、民政、人社、文化、卫生等部门。在项目申报、审批过程中,程序繁杂,涉及中央、省、市、区、乡镇五个层级,各部门对监管要求、项目质量、验收标准各异。一些涉农主管部门重项目立项和资金分配、轻项目实施和资金管理,在申报、审核、验收时,仅停留在书面审查,未深入实地核查,容易导致监管缺位。
(二)政策宣传不到位,易导致监守自盗。近年来,国家涉农补贴种类繁多,但宣传不深入,广大农民对涉农惠农政策普遍缺乏了解,而个别单位受利益诱惑,故意隐瞒惠农政策信息,不公开或不全面公开项目资金补贴数据和标准,甚至形成“潜规则”,衍生出一条灰色“产业链”。
(三)村级财务管理不规范,制度易成摆设。近年来全省各乡镇均成立了村账代管中心或“三资”管理服务中心,但力量配备薄弱,审核把关不严,成为村级财务“保管员”。且大多数村财务人员未受过专门的会计业务培训,导致账据不符、账账不符、账物不符等情况普遍存在。大多数村民理财小组只是名义上负责审核村财务收支,实际仍由村书记、主任和文书操办,形同虚设。
(四)惩处力度失之于软,易滋生侥幸心理。虽然近年来我区检察机关查处的涉农职务犯罪案件力度不断加大,但因涉农资金项目多、战线长等一系……
试读结束,开通会员文档无限下载使用
收藏 加会员 下载
×
微信支付

打开微信扫码支付

¥28

微信安全登录
打开微信扫码即可登录(新用户自动注册)

手机号注册/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