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范文:让民生温度托举发展新高度

	老金范文,海量公文素材资料,下载网址:www.laojinfanwen.com,润笔请加微:liaoda199。
申论范文:让民生温度托举发展新高度
申论范文:让民生温度托举发展新高度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推动更多资金资源“投资于人”、服务于民生,支持扩大就业、促进居民增收减负、加强消费激励,形成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良性循环。面对全球产业链重构、人口结构变迁、消费需求升级等深刻变革,推动更多资金资源“投资于人”、服务于民生,不仅彰显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更蕴含着破解发展难题的深层智慧。
  激发潜能,是人口高质量发展的密钥。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能动、最积极的因素。改革开放初期,百万青年通过高考改变命运,奠定了现代化建设的人才基础。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历史性变化,“人的全面发展”成为衡量发展质量的核心标尺,2024年,16—59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1.21年,比2023年提高0.16年,人才发展红利加快释放,为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基础性支撑。知识经济时代,“投资于人”意味着投资于长期人力资本提升,特别是在人工智能、量子科技、航天航空、高铁技术等“海陆空天”领域,科创领域和创新型人才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人力资本红利”实现了从“人口红利”到“人才红利”的跃迁,将转化为创新驱动的强大动能。
  以民为本,是民生账本的价值锚点。近年来,我国在医疗、教育、养老、住房保障等基本民生和重点领域持续加大经费保障力度,旨在提升百姓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在宏观政策的“民生”成色里,教育提升人力资本,就业创造稳定收入,社会保障消除后顾之忧,一系列“投资于人”的举措更加注重民生实际需求,将形成民生改善与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在就业扩容提质方面,建立了“岗位开发—技能培训—就业服务”全链条机制。在收入分配改革领域,不断完善“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的联动机制,既做大“蛋糕”也分好“蛋糕”。在消费激励创新层面,通过探索“消费场景—金融服务—数字赋能”融合模式,发展“冰雪经济”“银发经济”“国潮消费”等特色消费生态,实现了民生改善与经济发展的同频共振。此外,新就业形态催生“无人机飞手”“人工智能训练师”等新职业,也将为就业带来新的增长点。
  共建共享,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无论是银发旅游专列的多赢之举,还是“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的持续深化,精……
试读结束,开通会员文档无限下载使用
收藏 加会员 下载
×
微信支付

打开微信扫码支付

¥28

微信安全登录
打开微信扫码即可登录(新用户自动注册)

手机号注册/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