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发言:把握新型工业化内涵外延和推进路径
老金范文,海量公文素材资料,下载网址:www.laojinfanwen.com,润笔请加微:liaoda199。 研讨发言:把握新型工业化内涵外延和推进路径 研讨发言:把握新型工业化内涵外延和推进路径 工业化是现代化的重要组成和核心动力。主席总书记指出,新时代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实现新型工业化是关键任务。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一系列重大技术创新应用引发链式变革,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深刻影响。新型工业化的内涵和外延亦在不断拓展,在提升要素新优势、完善产业新体系、形成发展新绩效、优化发展新生态方面的特征更为明显。要适应我国发展阶段和时代条件变化,找准关键着力点,系统部署、协同推进,稳扎稳打、久久为功,拓展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路径,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构筑强大物质技术基础。 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实践 新型工业化是面向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前瞻部署,也是面向全面现代化、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实践。 从技术层面看,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推进新型工业化面临与以往不同的客观条件,也具有更加鲜明的时代特征。西方工业化是在蒸汽革命和电气革命的基础上推进实现的,土地、劳动力以及煤炭、石油、铁矿石等矿产资源是彼时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蒸汽机、发电机、电动机等重要装备成为驱动生产方式变革的主要力量,经济增长重点围绕煤电、钢铁、化工、电气机械、交通设备等主导产业展开,后来的信息革命进一步推动了计算机、通信设备、软件信息等产业的快速发展。当前,技术创新进入前所未有的密集活跃期,人工智能、量子技术、生物技术等前沿技术集中涌现,技术、知识、数据、人力资本等生产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断提高,产业发展形态和分工体系随之深度调整。如,数字智能技术等快速突破带来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正在一定程度上重构生产函数的要素构成和函数形式。世界经济论坛总裁博尔格·布伦德认为,如果人工智能得到妥善使用,将在未来十年增加10%的生产力。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新型工业化在内涵和外延上都不同于传统工业化,在驱动要素、生产方式、组织模式、产业领域、发展生态等方面发生一系列深刻变化,需要作出适合时代发展需要的新部署。 从实践层面看,新型工业化是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相统一的工业化。从世界近现代史来看,早期的英国、19世纪后半期的德国和美国以及后来……
试读结束,开通会员文档无限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