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起草“三问”
老金范文,海量公文素材资料,下载网址:www.laojin123.com,润笔请加微:liaoda199。 公文起草“三问” 今天谈一谈公文的目的,即公文关键在于解决问题,起草时要问好“三个问”——“问题找准了吗?措施管用吗?工作能落地吗?”这是公文目标导向的问题,管用有效可得90分。公文制发的目的是处理政务、解决问题、维护大局,以达到以文辅政、以文促政、以文兴政效果。 前几年,有位自治区领导就文件起草有关问题作出指示,强调制定文件要做到“三问”:一问问题抓准了没有;二问措施实施后问题能不能解决;三问提出的措施能不能落地。 这“三问”提得很好,是落实实的文风的具体要求。文风不实,反映出思想作风不纯、工作作风不实。哲学有人生终极三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上面公文“三问”与哲学三问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哲学三问直指人类对自我认知、发展根源和未来方向的思考,而公文“三问”则聚焦于政务工作的核心逻辑。对这“三问”,原有个组织部门的领导理解很透,本文借鉴了其观点 “问题抓准了没有”,追问的是工作的本质与根源。如同“我是谁”,要求精准定位现实矛盾与问题,明晰工作的核心对象。 这问的是制定文件有没有正确的问题导向。制定文件,尤其是政策性、规范性文件,理应奔着解决工作中、发展上的现实问题去。如果问题找不准、抓不住,就像射箭没有靶子,文件里写什么都是瞎比划,写得天花乱坠也没有用。 例如,在草拟关于推进乡村振兴行动的文件时,首先要找准当地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五大振兴”存在的问题,要通过深入调研,找准诸如部分农村产业结构单一,农产品附加值低,缺乏特色品牌;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流,导致农业生产经营后继乏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道路、水利设施年久失修等具体问题。只有精准定位这些实际问题,工作举措才有针对性。 “措施实施后问题能不能解决”,追问的是解决问题的路径与方法。恰似“我从哪里来”,需要从过往经验与实际情况中汲取经验和教训,提出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案。 这问的是文件中有没有拿出解决问题的管用办法。找准抓住问题不是目的,目的是解决问题。不解决问题的措施,等于是放空炮。 仍以乡村振兴为例,针对农村产业结构单一问题,可根据实际提出“引进龙头企业,发展‘企业 + 合作社 + 农户’的产业化模式,打造特色农产品深……
试读结束,开通会员文档无限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