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届研究生毕业典礼上的讲话:从大学到“大学”

	老金范文,海量公文素材资料,下载网址:www.laojin123.com,润笔请加微:liaoda199。
在2025届研究生毕业典礼上的讲话:从大学到“大学”
在2025届研究生毕业典礼上的讲话:从大学到“大学”复旦大学校长
(2025年6月20日)
今天,我们相聚于此,共同见证这个庄重而喜悦的时刻。首先,我代表学校,向毕业的全体研究生们致以最诚挚的祝贺,向爱护支持你们的师长亲友和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
研究生毕业,是人生的一个特殊的节点。大家即将告别校园,走向另一所“大学”——“社会大学”。过去几年,同学们在实验室熬过的夜、在图书馆读过的文献、在学术砥砺中擦出的火花,已经开花结果。从今往后,大家将进入更加广阔、更为复杂、更具有挑战的“课堂”:现实生活。前苏联作家高尔基曾把青年时代求索知识人生、参与社会变革的经历和思考写成了自传体的小说,书名就叫《我的大学》。在他笔下,人生的大学不在校园之内,而在于个人和现实生活的每一次砥砺碰撞,在于认识社会、改造世界的奋斗进程。
大学有两个含义,既是现代高等教育机构,也是一种境界和追求。《礼记》里论述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是关乎生命境界提升的终身课题。从大学校园到社会“大学”,从复旦这所正在建设的创新型大学汇入迈向创新型国家前列的宏伟征程,不仅是从学术殿堂到实践天地的空间转换,更是从学术训练到生命修炼的意义升华。完成研究生学业,并不意味着学习的终结,而是另一种更深刻学习的开始:在社会这所没有毕业典礼的“大学”,永远葆有使命和热情,终身学习、终身创新、终身成长。
那么如何实现这样的角色跨越?同学们在复旦求学,已经为此做了很多准备。复旦人始终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创新是我们最鲜明的特质。习近平总书记在致建校120周年贺信中强调“与时代同步伐”,这是一代代复旦人的生动写照。同学们就读期间,学校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力图改变传统大学相对封闭的模式,探索“开环大学”新格局:从科研创新体系到人才培养模式,都构建起融合创新的立交桥,打破一二课堂的藩篱、学科专业的界限、校内校外的隔阂,充分释放复旦人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开环”办学的最终目标,是帮助大家完成从学生向学习者、创新者的转变,为人的创造性和自由全面发展提供更多可能。
面对百年变局、科技浪潮和社会变革,如何把校园里获得的素养能力,转化为应对复杂开放世界的生存……
试读结束,开通会员文档无限下载使用
收藏 加会员 下载
×
微信支付

打开微信扫码支付

¥28

微信安全登录
打开微信扫码即可登录(新用户自动注册)

手机号注册/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