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机关建设征文:《俗世奇人》读后感

	老金范文,海量公文素材资料,下载网址:www.laojin123.com,润笔请加微:liaoda199。
书香机关建设征文:《俗世奇人》读后感
书香机关建设征文:《俗世奇人》读后感
近几日,夜晚闲暇读《俗世奇人》,不时畅快大笑,若是剧场表演有如此的精彩,我必不顾斯文,“弹”起身拍手叫好!
我欢喜作者句读间——简明幽默、一语中的的“味儿”,更喜欢这一群市井奇人——明德弘道、义利兼顾的“劲儿”。
品“味儿”
1994年,冯骥才先生所写的《苏七块》《酒婆》等7篇短篇小说在《收获》杂志“市井人物”中刊登,2000年陆续加入《刷子李》《泥人张》等11篇,因人物俱是晚清民初天津卫码头各色奇人异事,2008年,这18篇文章结集出版,命名《俗世奇人》。而后,作者又两次再续,这本书就又多了两个版本,36篇的叫作“足本”,54篇的叫作“全本”。
我读的是“足本”。
正是阅读激发的浓厚兴致,不仅使我没有放过书上的每一个字,还翻阅了它的“前世今生”。
这是阅读的余“味儿”,吸引人的还数阅读的趣“味儿”。
《俗世奇人》虽题中带“俗”但并不流俗,既似“话本小说”,取材市井、无奇不有,又似相声捧哏逗哏、嬉笑戏谑,但又不完全与它们相同。他各取所长,“收拾”了口语中的枝枝蔓蔓,剔除了市井故事中的神仙鬼怪、风花雪月,人物形象朴素、真实,语言叙事词准、句短,无处不显精练劲道。
拿开篇之作《苏七块》来讲。两张纸的篇幅,作者自绘的插图还占去了一页,篇幅奇短,如何写活一个奇人?最先考验的是切题的功夫。开篇他是这样写的:
“苏大夫本名苏金散,民国初年在小白楼一带,开所行医,正骨拿环,天津卫挂头牌,连洋人赛马,折胳膊断腿,也来求他。”
两行字,把姓名、职业、时间、地点、过人之处、社会地位交代得一清二楚。
仅切题快,远不足以写“活”一个人。接着,用一段写苏大夫的样貌和接骨技艺,一段写没有七块银圆不瞧病“苏七块”绰号的由来,用四个段落写无钱的三轮车夫张四,如何求接骨,苏大夫的牌友牙医华大夫如何暗地给钱帮助张四,苏大夫如何施救又还钱给华大夫,最后用两个段落“撕开”故事内涵的“一角”,让读者去琢磨这个看似爱财、实则行义,重规矩又行善举的“这事这理这人”。
文章自带“京东大鼓”的节奏和相声的“包袱”,在起承转合之间,把人物的外貌、神态,事态的发展,矛盾的对立,情节的反转写得恰到好处,画面生动、结构灵巧——这写作技巧的……
试读结束,开通会员文档无限下载使用
收藏 加会员 下载
×
微信支付

打开微信扫码支付

¥28

微信安全登录
打开微信扫码即可登录(新用户自动注册)

手机号注册/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