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机关建设征文:读《中国文化课》有感

	老金范文,海量公文素材资料,下载网址:www.laojin123.com,润笔请加微:liaoda199。
书香机关建设征文:读《中国文化课》有感
书香机关建设征文:读《中国文化课》有感
最近,我阅读了余秋雨先生的《中国文化课》这本书。
为了写作这本书,余秋雨用了30年时间,走遍了祖国文化胜地和世界文明遗址,出版了数十部相关作品;为了完成这本书,余秋雨用了一年时间,讲了近300堂课,获得4000多万人次收听。
现在,这是一本字数超过50万、厚670页、重2.3千克的大部头精装书,但是与它所囊括的内容与价值相比,它却很薄、很轻。
华夏上下5000年的文化沉淀很厚重,每次我想了解它的时候总有点胆怯,而这本书延续了余秋雨一贯的散文架构,生动的描写和动情的叙述让我能更身临其境的感受文化的冲击。
以书中的一个章节举例,这章围绕着一副书法作品展开,这部书法作品是颜真卿的《祭侄文稿》。
当我在书中看到这幅作品时,不禁感到诧异,这幅作品涂涂改改,为什么还能成为除了《兰亭集序》之外的第二行书呢?
然而读下去,你就会发现,这根本不只是一副书法作品,而是颜家满门忠烈的血和泪。
在安史之乱时,颜真卿一家为了反抗安禄山,亲哥哥被千刀万剐,最疼爱的侄子最终只找到头颅,这幅作品就是当时对着装着他侄子头颅的棺椁写下的。所以这些涂涂改改,就是当时颜真卿悲痛心情的真实写照,已是心手两忘的境界。
还记得之前看到一则新闻,报道在岛国的一个地方博物馆,将《祭侄文稿》做成所谓的文化周边,用来包装他们一种叫“仙贝”的食物。
这一行为遭到中国的抵制,但是影响范围并不大,为什么?
究其原因可以发现,如果我们缺乏对历史和文化的了解,当我们面临这种情况时,或许根本不能在第一时间发现事情的问题所在,更遑论其他。
因此,我们要多读书、读好书,在历史和文化中沉淀自己,真正做到不忘初心。
中国文化一直是余秋雨先生研究、写作的主线,数十年来他独立完成了从空间、时间、人格、美学等维度梳理中国文化的工作。
在书中,余秋雨先生从多个维度探讨中国文化的内涵,通过“以心带史”的感性方式激活远去的历史,以中外对照的全球视野反思中国文化,真正做到在普及的基础上突破了常识性和常规化。
中国文化,浩如烟海,纷繁复杂。哪些才是值得每一代人珍藏的民族瑰宝?什么才是影响我们千百年的文化基因?
余秋雨先生在《中国文化课》这本书中给出了回答,他将理性的……
试读结束,开通会员文档无限下载使用
收藏 加会员 下载
×
微信支付

打开微信扫码支付

¥28

微信安全登录
打开微信扫码即可登录(新用户自动注册)

手机号注册/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