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有效防范和纠治政绩观偏差工作机制
老金范文,海量公文素材资料,下载网址:www.laojin123.com,润笔请加微:liaoda199。 健全有效防范和纠治政绩观偏差工作机制 政绩观是干部对如何履行职责、去追求何种政绩的根本观点和总的看法,是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从政行为中的具体体现。党的十八大以来,重要领导在不同场合多次深刻阐明“政绩为谁而树、树什么样的政绩、靠什么树政绩”等重大问题,为广大党员干部干在实处、为民造福指明了正确方向。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要“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健全有效防范和纠治政绩观偏差工作机制”。这一要求为党员干部科学认识和看待政绩提供了重要遵循,将进一步推动党员干部树牢正确政绩观,在新征程上展现新担当、新作为。 一、深刻把握树牢正确政绩观的重要意义 政绩指为政之绩,即为政的成绩、功绩、实绩。从政党功能上看,每一个执政党都要在执政过程中进行利益代表并做出相应实绩。在现代意义上的西方绩效管理中,通常将经济、效率、效益的“3E”标准作为对公共部门的衡量评价标准,在导向上常常追求投入与产出比值的最大化或“顾客至上”理念。这与中国共产党所秉持的理念有显著差异。诚然,党的政绩创造也要考量效益等要素,但更为基本的是,党在不同历史时期都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并将之深深植根于党的初心使命、性质宗旨中,生动体现在党的一切奋斗、全部实践之中。党在百余年奋斗历程中,矢志不渝引导党员干部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充分彰显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 有利于把牢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政治方向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生存发展第一位的问题,体现党的使命担当、立党目标、理想追求,事关党的前途命运和事业兴衰成败。如果在政治方向上出现偏离,就会犯颠覆性错误。延安时期,毛泽东在抗日军政大学回答“在抗大应当学习什么”时,明确强调“首先是学一个政治方向”(《毛泽东文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16页)。重要领导指出,我们要坚守的政治方向“就是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就是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关于全面从严治党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年版,第133页)。正因为党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经受住各种风险和困难考验,才赢得了人民群众的衷心拥……
试读结束,开通会员文档无限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