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八项规定教育学习交流发言稿
老金范文,海量公文素材资料,下载网址:www.laojin123.com,润笔请加微:liaoda199。 【白话版】八项规定教育学习交流发言稿 同志们: 大家好!我是XX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主任XXX。今天坐在这里,和大家分享咱们村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体会,我心里很踏实,也很感慨。为啥?因为中央八项规定不是天上的云,而是咱们脚底下的路,是和咱老百姓柴米油盐绑在一起的事儿。这几年,我们村从“文山会海”里跳出来,从“吃喝风”里醒过来,从“面子工程”里挣脱出来,真正把精力用到刀刃上,用到群众心坎上。下面,我掰开揉碎了说几点感悟,全是土话,但都是实打实的教训和经验。 一、从“文山会海”到“脚下沾泥” 以前,我们村也掉进过“形式主义”的坑里。上面开个会,村里就层层开会,一级一级传达,最后变成“会议落实会议”。举个例子,前年搞人居环境整治,光会议就开了七八次,材料堆了一摞,但村里垃圾还是靠风吹、靠雨冲。后来咱们反思:开会再多,不如拎起扫帚出门!现在咱们立了规矩: 1.“无实事不开会”:每周例会只安排3件事——上级紧急任务、村民急难问题、下周具体分工,说完散会。 2.“走出办公室,走进巷道”:村干部每天轮流扛着铁锹、拿着笔记本,挨家挨户看厕所改造、问路灯维修,现场解决问题。 3.“文件瘦身”:上级文件直接贴在村务公开栏,咱们只补充一条——“村里咋干”,用大白话写明白,不再抄来抄去。 效果咋样? 现在村民见了我们不说“又开会了”,而是喊“快来看看我家院子咋整”。环境整治考核从倒数第三冲到全镇第一,这就是“少开会、多干活”的甜头! 二、从“面子工程”到“里子实惠” 前几年,我们村也干过“涂脂抹粉”的事儿。比如,为了迎接检查,连夜刷墙画标语,结果墙皮脱落、标语卷边,群众编顺口溜:“墙上光鲜,地里荒荒”。后来镇里点醒我们:“群众看的是锅里有没有肉,不是碗上雕没雕花”。咱们立马改了三招: 1.“把钱花在刀刃上”:上级拨的5万块钱“美丽乡村”资金,咱们没搞牌坊、雕塑,全用来修泵站、铺水管,解决果园灌溉难题。 2.“让群众当裁判”:低保评定、危房改造,全部开村民大会,干部只负责唱票,群众举手表决,结果没人吵嚷,心服口服。 3.“小事不小看”:村两委包片到户,谁家水龙头坏了、老人药断了,干部立刻上门,不再坐等“大事”才动弹。 咋样? 现在村民见我们就……
试读结束,开通会员文档无限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