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县工商联机关学习《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交流研讨会上的发言
老金范文,海量公文素材资料,下载网址:www.laojin123.com,润笔请加微:liaoda199。 在县工商联机关学习《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交流研讨会上的发言 在县工商联机关学习《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交流研讨会上的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事: 大家好! 根据本次交流研讨安排,我结合办公室文秘工作实际,围绕学习《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体会和思考,向大家作交流发言。不妥之处,还请批评指正。 记得刚接触《条例》文本时,我习惯性地翻到最后“附则”部分,想快速了解适用范围和实施日期。但当我逐章逐节通读下来,特别是看到“总则”里“党政机关要坚持从严从简,降低公务活动成本”“坚持依法依规,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党内法规制度”等表述时,内心突然受到触动——这不是一份简单的“节约指南”,而是一面映照作风的“镜子”、一把丈量责任的“尺子”、一条连接党心民心的“纽带”。作为工商联办公室的文秘人员,我每天接触的是文件流转、会议组织、后勤保障,这些看似琐碎的工作,恰恰是《条例》落地生根的“最后一公里”。下面,我从三个方面汇报学习体会。 一、深学细悟,在“字里行间”读懂《条例》的三重深意 初读《条例》,我以为是对“舌尖上的浪费”“车轮上的铺张”等显性问题划红线;再读《条例》,逐渐体会到它背后蕴含的政治逻辑、民生情怀和文化传承;反复研读后更深刻认识到,《条例》不仅是制度规范,更是新时代共产党人“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具象化表达。 第一,《条例》是政治责任的“硬约束”,必须从“两个维护”的高度抓落实。《条例》开宗明义强调“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是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优良传统的必然要求,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客观需要”。作为一名党员、一名机关干部,我深切感受到,节约不是“个人小事”,而是关系党的形象、关乎国家资源安全的大事。去年底,我们整理近三年办公室经费支出台账时发现,仅会议耗材一项(包括打印纸、一次性水杯、文件袋等)年均支出就超过3万元;调研考察中,部分基层商会反映“上级调研车辆频繁进出企业,有时一天要接待三四拨,影响正常生产经营”。这些数据和分析让我意识到,《条例》针对的不仅是“看得见的浪费”,更是“看不见的损耗”——它要求我们以“针尖大的窟窿能漏过斗大的风”的警觉,把政治责任落实到每一张纸、每一滴水、每一次调研……
试读结束,开通会员文档无限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