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县统计局机关党支部主题教育专题党课上的讲话

	老金范文,海量公文素材资料,下载网址:www.laojin123.com,润笔请加微:liaoda199。
在县统计局机关党支部主题教育专题党课上的讲话
在县统计局机关党支部主题教育专题党课上的讲话  今天,我们以“以案为鉴,深刻认识统计造假的危害性,树牢正确政绩观”为主题召开专题党课,既是落实主题教育“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的具体行动,也是聚焦统计部门主责主业、防范化解数据质量风险的现实需要。作为统计系统的党员干部,我们每天与数据打交道,每一笔数据都关乎发展全局、系于民生冷暖。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统计数据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晴雨表’,是党委政府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必须真实、准确、完整、及时。”但近年来,从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通报的统计违纪违法典型案例,到国家统计局直接查处的案件来看,统计造假、弄虚作假的问题仍未根绝,个别地方甚至出现了“数字出官、官出数字”的畸形现象。这些问题像一面“镜子”,照出了少数干部政绩观的偏差;更像一把“标尺”,丈量出我们对党忠诚、对人民负责的差距。
  一、以案明纪:从典型案件看统计造假的“七宗罪”
  去年以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和国家统计局先后通报了多起统计违纪违法典型案例。我仔细梳理了其中5起涉及县级层面的案例,既有工业产值虚增、固定资产投资“注水”的“传统操作”,也有服务业统计漏统、人口数据瞒报的“新型变种”,更有领导干部直接干预、统计人员“被动配合”的“链条式造假”。这些案例看似发生在不同地方、不同领域,但背后暴露出的问题如出一辙,我将其总结为“七宗罪”,希望大家引以为戒。
  第一宗罪:政治纪律“松绑”,践踏党纪国法红线。统计造假表面上是数据问题,本质上是政治问题。某县在2022年经济普查期间,县委主要领导为追求“GDP增速全省前列”,召开专题会议明确要求“工业总产值至少增长15%”,并以“考核加分”“干部任用”为筹码,要求统计、发改、科工等部门“协同作战”。县统计局原局长张某不仅未抵制,反而指使下属通过“拆分企业、重复上报”“虚增库存、空转产值”等方式,将该县工业总产值虚增28.6亿元,占实际产值的19.3%。最终,包括张某在内的12名干部被党纪政务处分,3名领导干部被移送司法机关。这起案件的教训极其深刻:统计数据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而是必须严守的政治纪律底线。《统计法》明确规定“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对在……
试读结束,开通会员文档无限下载使用
收藏 加会员 下载
×
微信支付

打开微信扫码支付

¥28

微信安全登录
打开微信扫码即可登录(新用户自动注册)

手机号注册/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