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课稿:风正一帆悬-学习正当时
老金范文,海量公文素材资料,下载网址:www.laojin123.com,润笔请加微:liaoda199。 授课稿:风正一帆悬 学习正当时 授课稿:风正一帆悬学习正当时管理学中有一个著名的“资源三借”理论:即向上级管理者借上力,向执行团队借中力,向下级员工借下力,也就是说,我们协调用好了这三者的关系,才能管理出高的效率,做出成绩。同时,周易中也讲到“时势为上,谋智为中,用力为下”。可见,道理之间是相通的,万物皆是如此,学习亦是如此。所以,今天与大家交流“学习”这个话题,我打算从“势、智和力”的角度,与大家分享我的学习心得。 一、潮平岸阔,风正帆悬,及时抓住学习之“势” 六经之一的《中庸》讲到,中庸之道,天道取中,人道取庸,万物皆可为阴,百态皆可为阳,世间万物人间百态的变化即为阴阳之间的转换而已。用太极来表示,就是下为阴,上为阳,中间一点就是我今天要讲的学习的第一个方面,势。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太极是周期性运动变化的,如果我们掌握了运动轨迹,判断出其下一步的状态和位置后,就可以预测它、驾驭它,借力而为之,做出相应的决策。道教创始人老子掌握了这个道理,所以总结出:“动静相常,道法自然”;1848年,马克思在大洋彼岸也悟出了这个道理,当然了,他并没有学过太极八卦,他说“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最后延伸出了经典的唯物主义辩证法;毛泽东同志学会后,提出了“敌进我退,敌退我进”的游击打法,指导我们战胜了法西斯,赢得了解放。所以,我们平常讲的天道为上,时势为上,就是这个道理,用一句小米公司董事长雷军的话说,就是“站在风口上,猪也可以飞上天”。 如今,知识经济时代这个大环境,就是我们的学习之“势”。具体分析,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知识经济时代,学习的条件好了。“学富五车”这个词大家都听过,说的是一个人的学问可以装满5辆马车,那么马车上装的是书吗?准确的说不算,至少不是纸质的,而是竹简,毕竟造纸术是汉代才发明的,而活字印刷术更要等到宋朝了。用竹简看书,大家想象的可能是这样,这样,或是这样,还是有点帅的。可是按普通的一片竹简长宽厚30*2*1cm算,一片大约60克,写30字,那么一部史记50万字,重约:一吨。所以,在古代,读书不紧是脑力活,更是一项体力活。而如今呢,我们不仅能这样看,这样看,还能这样看,这样看,不用凿壁偷光,也不用程门立雪,既可手捧书香阅读古今,也可畅游网……
试读结束,开通会员文档无限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