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弘扬抗战精神,继续奋楫前行
老金范文,海量公文素材资料,下载网址:www.laojin123.com,润笔请加微:liaoda199。 党课:弘扬抗战精神,继续奋楫前行 党课:弘扬抗战精神,继续奋楫前行 同志们,今天,我们站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历史节点上,回望那段血火交织的岁月,既是为了铭记牺牲,更是为了汲取面向未来的磅礴精神力量。这片热土,在抗战史诗中写下了壮丽篇章——延安窑洞的烛光映照着《论持久战》的思想光芒,瓦窑堡会议、洛川会议为全民族抗战指明方向;千里河防线上,三秦儿女以血肉之躯阻挡日寇铁蹄;大后方民众节衣缩食,百余万三秦子弟浴血沙场,数百万难民于此获得庇护。历史档案无声诉说:这片热土不仅是党中央指挥抗战的中枢,更是用牺牲与奉献筑起的民族脊梁。 一、深刻把握抗战精神的时代内涵,筑牢信仰根基。抗战精神是中华民族在生死存亡关头淬炼出的精神丰碑。习近平总书记将其精辟概括为四个方面:一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从《诗经·秦风·无衣》的“与子同袍”,到抗战时期“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的全民动员,家国大义始终是民族血脉中最深沉的力量。抗战档案里那一张张民众缴纳“救国公粮”的清单、一双双赶制军鞋的双手、一次次义无反顾的参军记录,正是这种“为国尽责”情怀在三秦大地上的生动写照。1938年,关中平原遭遇大旱,可仅西安周边就征集军粮1200万斤,农民们说:“咱饿着肚子也要让前线战士吃饱。”渭南县一位叫王淑贤的妇女,把准备给儿子娶媳妇的棉被拆了,带领全村妇女3天赶制出500双军鞋。这些朴素的行动背后,是“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赤诚担当。中国共产党人冲锋在前,以中流砥柱之姿,将这种爱国情怀升华为争取民族解放的磅礴伟力,这正是我们今天干事创业最需要的精神底色。二是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这份气节铸就了中华民族不可征服的灵魂。杨靖宇将军在冰天雪地中战斗至最后一息,胃里只有未能消化的树皮草根;赵一曼烈士留给幼子的泣血遗书里写着:“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你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狼牙山五壮士纵身一跃的壮举,无不闪耀着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凛然正气。在河防前线,1939年的“碛口保卫战”中,八路军385旅一个连坚守阵地,面对十倍于己的日军,战士们打完最后一颗子弹就用刺刀拼杀,全连120人仅有7人生还,却死死挡住了敌……
试读结束,开通会员文档无限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