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区民心工程建设专题研讨会上的发言材料
老金范文,海量公文素材资料,下载网址:www.laojin123.com,润笔请加微:liaoda199。 在全区民心工程建设专题研讨会上的发言材料 在全区民心工程建设专题研讨会上的发言材料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 今天能有机会在这里,围绕“民心工程”这个主题和大家交流心得,我感到非常荣幸,也有些许诚惶诚恐。这既是一项关乎发展大局的重要工作,更是一份承载着群众殷切期盼的民生答卷。我们手中的每一个项目,都直接关系到百姓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党和政府在人民心中的形象。最近,通过深入学习新修订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和一系列通报案例,我感触很深。下面,我想结合自己的观察和思考,从一个基层干部的角度,谈三点不成熟的体会,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校准“政绩观”的坐标,叩问“为了谁”的初心 民心工程,顾名思义,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应该是“民心”。然而,在现实中,我们有时会看到一些项目,轰轰烈烈地开场,最终却成了群众避之不及的“闹心工程”。究其根源,我认为是部分干部的“政绩观”出现了偏差,忘记了“为了谁”这个最根本的问题。 前段时间,网络上热议的XX轻轨项目,耗资巨大,最后却因“未批先建”等问题,沦为一个烂尾的“政绩工程”,不仅让财政蒙受巨大损失,更耽误了城市的发展机遇,寒了百姓的心。这样的例子并非孤例。国家监委通报的案例中,有的地方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竟要求主干道两侧的野草留茬高度必须控制在10厘米左右,这种脱离实际、违背常识的“精细化”管理,引发了群众的广泛质疑和舆论的集中批评。还有的地方,耗资2.7亿元建成的“文化长廊”,仅仅三年后,又要花费3亿元进行拆除,这种“建了再拆”的折腾,不仅是公共资源的极大浪费,更是对政府公信力的沉重打击。 这些触目惊心的案例,像一面面镜子,照见了扭曲的政绩观:把“民生账本”当成了个人的“晋升筹码”,把群众的呼声当成了无足轻重的背景音。他们热衷于“造景”“造势”,追求短期内看得见、摸得着的“显绩”,却忽视了那些需要久久为功、润物无声的“潜绩”。值得我们警醒的是,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已经将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行为,从原来的违反群众纪律调整到违反政治纪律,并明确规定为从重或加重处分的情形。这释放了一个极其强烈的信号:错误的政绩观,就是对党和人民事业不负责任的政治问题。因此,我认为,要让民心工程……
试读结束,开通会员文档无限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