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鲁迅文学院2025年全国文学创作人才研修班开学典礼上的发言

	老金范文,海量公文素材资料,下载网址:www.laojin123.com,润笔请加微:liaoda199。
在鲁迅文学院2025年全国文学创作人才研修班开学典礼上的发言
在鲁迅文学院2025年全国文学创作人才研修班开学典礼上的发言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农民诗人李永超,笔名花郎。非常荣幸能站在这里,作为鲁迅文学院2025年全国文学创作人才研修班学员的代表发言。此刻,我的心情无比激动,也充满了感激。首先,请允许我在此谨代表我个人,向给予我这次宝贵学习机会的中宣部文艺局、鲁迅文学院各位领导、老师,致以最诚挚的感谢!
我来自云南曲靖市富源县的一个偏远高寒山区,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2008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在《读者》杂志上读到一首题为《最美好的消息》的爱情诗。这首诗语言炽热、优美,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某个美丽的女孩在向我表白,读罢的瞬间,就让我生发出要写诗、成为一名诗人的冲动。正是在这种初心的推动下,我以写回信的口吻,写下了人生中的第一首诗。或许是由于性格偏内向、自卑,不擅长表达,内心又渴望被世界听见,自此,便爱上了诗歌写作。诗歌就像是我对外开放的一扇窗,亦或是一个倾诉对象。有了第一首诗,就有第二首、第三首。我断断续续、写写停停,2019年,我创业失败,深陷背负巨额债务的泥潭,几近崩溃绝望时,是诗歌拯救了我。读诗和写诗已然成了我生命中无法割舍的情结。通过诗歌,我重新找回了力量,重新站了起来。
很多人问过我,作为一个农民,打工人,如何在繁忙的工作中找到时间和灵感进行创作?其实,对我来说,劳动本身就是灵感的源泉。在斗南花市的工作,让我每天都与鲜花为伴。每天一个人去验货、竞拍、提货、装箱打包、发货、处理售后,每一个环节都蕴藏着深刻的情感与故事。每一扎经我手严格把关发往省外的玫瑰,从种子发芽到盛放、凋零,都像极了人生的缩影,充满了喜悦与期待,也带有淡淡的忧伤。当我俯身细细观察这些花朵时,内心总会涌起一种难以言说的感动,而这种感动,就是我创作的源泉。每当自己写下的感触变成“豆腐块”刊载报刊,那些铅字,便像暗夜里的一道光,瞬间照亮我沉寂而粗糙的内心世界。它们告诉我,生活不止眼前的劳碌,还有可以安放情感、叩问灵魂的另一种可能——那就是文学,是诗歌。
我用手写下汗水,也用笔写下心跳。这一写,就是十七年。十七年来,我始终坚持一个朴素的信念:“写诗即说话,我写诗……
试读结束,开通会员文档无限下载使用
收藏 加会员 下载
×
微信支付

打开微信扫码支付

¥28

微信安全登录
打开微信扫码即可登录(新用户自动注册)

手机号注册/登录

×

如果您对网站访问速度不满意,

太卡了不好用,

那么请联系我!

微信号:ZhiJun-Te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