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地方人大备案审查工作中规范性文件范围的若干思考
l> [标签:标题] @page { size: 8.27in 11.69in; margin-left: 1.25in; margin-right: 1.25in; margin-top: 1in; margin-bottom: 1in } p { color: #000000; line-height: 115%; text-align: justify; orphans: 0; widows: 0; margin-bottom: 0.1in; direction: ltr; background: transparent } p.western {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serif; font-size: 10pt; so-language: en-US } p.cjk {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font-size: 10pt; so-language: zh-CN } p.ctl {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serif; font-size: 10pt; so-language: ar-SA } 对地方人大备案审查工作中规范性文件范围的若干思考 2006年8月27日,备受关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以下简称《监督法》)获得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监督法》专设一章即第五章,对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审查制度进行了规定。对规范性文件进行备案审查,是宪法赋予人大常委会的法律监督职权,对于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至关重要。下文,将结合《监督法》第五章的相关规定,对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备案审查工作中规范性文件的范围进行探讨,以期抛砖引玉,获取真知灼见。 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是一项涉及面广、关系重大的监督制度。要保证这项工作落到实处,首先必须明确规范性文件的范围。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有关负责同志认为,《监督法》所称的规范性文件,是指除宪法和法律外,以下两类文件:一是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国务院部门规章、地方政府规章。这些文件都是我国法的渊源,是我国法律体系的组成部分。二是上述文件之外其他由国家机关制定的决……
试读结束,开通会员文档无限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