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人到基层去心得体会发言
老金范文,海量公文素材资料,下载网址:www.laojinfanwen.com 青年人到基层去心得体会发言 日前,中国青年报社发起的一项针对2007名青年进行的社会调查显示,58.3%的受访青年觉得现在身边到基层工作的年轻人多,的受访青年相信只要好好干,在基层大有可为。受访青年中,约一半为90后。 在年轻人中,到基层去早已算不上什么新潮,已成为常态。如果说几年前名校硕博去基层还能成为新闻,引起诸如“大材小用”“人才浪费”之类的社会讨论的话,当下人们对此的态度早已扭转。一方面,经济社会的发展确实催生了基层对人才的更多需求,不断改善的基层工作和生活条件也让基层工作更有吸引力;另一方面,近几年高校应届毕业生数量屡创新高,就业竞争日趋激烈,竞争压力较小、就业空间广阔的基层因此成为不少年轻人的选择。不少年轻人主动选择扎根基层、在祖国艰苦的地方磨砺自己、立志建功立业。 虽然相较于大城市、大部委、大厂等工作,基层工作看似没那么光鲜亮丽,薪资水平上也不占优势,但如果借用“附近性”这个概念的话,基层正是这样一种具有“附近”磁场、适宜观察和思考宏大主题演绎与运作的独特场域。在不少报道中,这种经验的获得和资源的汲取,也正是让年轻人做出“到基层去”这一职业选择的重要考量因素。 近20年来,我国逐步推行一系列政策,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大学生村官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等项目不断完善和成熟,成就了不少热血的奋斗青春,也为地方送去了宝贵的发展资源。就在前不久,教育部还发布了基层就业学费补偿国家助学贷款代偿政策,明确中央部属高校应届毕业生到中西部地区、艰苦边远地区、老工业基地县以下基层单位就业、服务期在3年以上(含3年)的毕业生,其在校期间实际缴纳的学费由国家补偿,在校学习期间获得的用于学费的国家助学贷款本金及其全部偿还之前产生的利息,由国家财政代为偿还。多所高校的就业统计显示,去基层就业比例连年攀升。 眼下,又到一年招聘季。规模巨大的应届高校毕业生来到人生的十字路口,面临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人生抉择。未来的一段时间,对学生们来说是求职关键期,对地方来说则是蓄积人力资源、抢夺人口红利的重要窗口期。高素质人才的来到,当然意味着一个个岗位实现“高配”,一个微观意义上“单位”的工作得以推动,而随着更多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在一地会集,人力资本的……
试读结束,开通会员文档无限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