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支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检视问题整改清单(11个方面) | |||
序号 | 问题类型 | 检视存在的问题 | 整改方向及措施 |
1 | 不担当不作为、推诿扯皮 | 经对照检视,我支部能够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决执行党中央决策部署,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推动各项工作落实落细,整体运行有力、导向明确、作风务实。但对照高标准严要求,仍存在一些亟需重视和整改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个别党员干部在面对急难险重任务或复杂矛盾问题时,担当意识不够强,存在畏难情绪,缺乏主动出击、迎难而上的精神,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待进一步提升。 2.部门之间协调配合不够紧密,信息沟通不畅、职责边界模糊等问题偶有发生,个别事项存在推诿扯皮现象,影响了工作整体效能。 3.部分工作推进中存在效率不高、执行不力的问题,落实措施打折扣、不到位的现象仍有发生,说明在狠抓执行、闭环管理方面仍有短板弱项。 |
1、持续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依托主题党日、集中学习、专题党课等形式,引导党员干部深学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增强责任意识和使命担当,自觉在急难险重任务中挑重担、当先锋、作表率。 2、健全完善工作协调联动机制,细化任务分工、明确岗位职责,畅通信息沟通渠道,推动各部门、各环节同频共振、协同发力,着力提升整体运转效能和工作执行质量。 3、建立健全工作落实督查机制,完善任务清单、时限管理和结果评估制度,强化跟踪督办和考核问效,压紧压实责任链条,对推诿扯皮、落实不力等问题严肃追责问责,真正做到有责必担、失责必究。 |
2 | 政绩观偏差、搞“面子工程” | 经对照检视,我支部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各项惠民政策,在推动民生保障、服务群众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基层基础工作不断夯实,群众满意度持续提升。但对照新时代党的建设新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仍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个别工作存在重形式、轻内容的倾向,会议落实、材料报送、现场推进等环节形式感较强,实际效果不突出,缺乏对工作实质成效的深入检验,影响了群众的真实获得感。2、在推进民生实事过程中,个别项目前期调研不够充分,对群众诉求掌握不全面,存在从部门视角出发多、从群众立场出发少的情况,导致部分项目落地后实用性不强、满意度不高。3、现有工作评价机制偏重短期效果和“显绩”展示,对一些长期性、基础性、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关注不足,激励导向尚未完全体现对“苦干实干、默默奉献”工作的充分认可。 | 1、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持续在学深悟透、融会贯通、真信笃行上下功夫,牢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自觉把人民满意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第一标准,真正做到为民履职、为民尽责、为民担当。 2、坚持问题导向、群众导向,改进工作方法,全面加强调查研究,深入基层一线察实情、听民意、找短板,把群众的“急难愁盼”作为谋划工作的重要依据,推动各项工作更加精准对路、落地见效。 3、健全完善绩效评价机制,科学设置考核指标体系,注重平时考核与长期表现相结合、显性成果与基础性工作并重,强化正向激励导向,引导广大干部扑下身子干实事、心无旁骛抓落实,形成比作风、比实绩的良好氛围。 |
3 | 执行政策“一刀切”、层层加码 | 经对照检视,我支部能够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上级党委工作安排,推动各项任务落地见效,整体工作推进有力、成效较为明显。但在具体执行过程中,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需要改进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政策执行中存在“就政策讲政策”“照本宣科”的情况,缺乏因地制宜的具体措施,对政策精神理解不够深入,针对性、灵活性和落地实效有待进一步加强。2、在落实工作任务过程中,个别环节存在“层层加码”的现象,将压力简单向下传导,增加了基层负担,影响了执行效率和工作积极性。3、执行政策前调研论证不够充分,对基层实际情况掌握不够全面,部分措施在落地时存在“水土不服”,影响了政策效果和群众认可度。 | 1、加强对上级政策精神的系统学习和深入理解,准确把握核心要义和实践导向,坚决防止机械照搬、生硬套用,切实增强政策执行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实效性。2、严格落实上级部署要求,不擅自拔高标准、变通加码,坚决杜绝“层层加压”“层层加码”行为,确保政策不走样、执行不变形,切实减轻基层负担。3、强化调查研究和前期论证,深入基层一线掌握真实情况,结合实际科学制定工作举措,做到有依据、有底数、有对策,提升政策落实的精准度与贴合度。 |
4 | 文风会风不实不正、搞文山会海 | 经对照检视,我支部持续推进文风会风转变,注重提高工作效能和办事效率,在精文减会、提升质效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对照上级要求和工作实际,仍存在一些需要进一步改进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个别文件材料内容仍显冗长繁杂,存在文字表达不够精练、结构不够紧凑、针对性和实用性不强的问题,难以有效服务决策和指导实践。 2、部分会议安排不够科学,存在议题不聚焦、流程不紧凑、时间过长、效率偏低等情况,影响了参会效果和统筹推进工作的节奏。 3、在一些日常工作汇报中,仍存在“重包装、轻实质”的形式主义倾向,个别汇报材料偏重空泛表述,实事求是、直击问题的精神有待进一步强化。 |
1、严格控制文件数量和篇幅,强化发文计划管理,严把内容关、文字关和篇幅关,提升文件的实用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坚决杜绝“以文应付、层层转发”现象。 2、科学统筹会议安排,合理控制会议数量、规模和时长,严控无效会议、重复会议,推动精简流程、压缩时间、提高效率,确保“开有必要之会、讲有实效之言”。 3、坚持实事求是工作原则,强化内容导向和问题导向,提高汇报材料的针对性和真实性,杜绝空话套话、报喜不报忧的现象,推动汇报讲实情、说实话、出实效。 |
5 | 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存在差距 | 经对照检视,我支部能够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的部署要求,持续精简文件会议、规范督查检查考核,有效减轻了基层负担,取得了一定阶段性成效。但对照高质量发展目标和基层实际需求,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深层次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减负工作统筹协调不够有力,整体推进缺乏系统谋划,部门之间协作不够紧密,存在各自为战、单打独斗的情况,减负合力尚未有效形成。 2、对基层反映的形式主义突出问题调研不深入、回应不及时,对一些带有普遍性、长期性的隐性负担缺乏系统梳理和根源分析,导致问题整改不到位、解决不彻底。 3、整治形式主义的长效机制尚不健全,督查问责、评估反馈等制度措施还不够完善,部分老问题、老套路容易反弹回潮,减负成果巩固成效仍需持续发力。 |
1、加强统筹协调,建立由党支部牵头的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联动机制,统筹抓好任务部署、监督落实和成果评估,形成上下贯通、条块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2、深入开展基层调研,围绕文件多、会议多、考核多等突出问题开展靶向式走访,摸清实际困难,梳理共性需求,分类施策、精准减负,推动减负措施更接地气、更有实效。3、健全整治形式主义的长效机制,完善台账清单管理、动态评估反馈和问题整改闭环制度,推动工作常态化、制度化、精准化,持续巩固拓展基层减负成果,防止问题反弹回潮。 |
6 | 漠视群众、脱离群众、侵害群众利益 | 经对照检视,我支部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认真贯彻落实为民服务各项要求,积极为群众排忧解难,在服务群众、联系群众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对照新时代群众工作的新要求,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需改进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深入基层、走访群众的频次不够,经常性联系服务机制不够健全,对基层实情、群众诉求的掌握还不够全面,存在“坐在办公室了解民意”的现象。 2、为民服务意识仍需增强,主动回应群众关切、解决实际问题的速度和质量有待提升,服务方式较为传统,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还不够充分。 3、民生项目管理监督不够有力,个别项目在资金使用、项目推进等方面存在效益不高、监管缺位等情况,影响了惠民政策的落地效果和群众的切身感受。 |
1建立健全联系服务群众的常态化工作机制,定期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基层、走访群众,广泛听取民意,掌握群众的实际需求和困难,确保服务工作更加精准到位、切实可行。 2、完善便民服务措施,提升基层服务能力和水平,结合群众实际需求,优化服务流程,简化服务环节,提高服务效率,确保群众能够方便、快捷地享受到政策红利。 3、加强民生项目的全程监管,严把项目审批、资金拨付、施工质量等各个环节,确保惠民政策落实到位、资金使用效益最大化,真正做到为民办实事、解难题、增福祉。 |
7 | 违规吃喝 | 经对照检视,我支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严格规范公务活动管理,积极推动廉洁从政要求落实落地。但在执行过程中,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特别是在廉洁自律方面,具体问题表现如下: 1、公务接待管理不够规范,个别情况下接待标准把握不准,存在一定的“因人设标”“因事设标”的不统一情况,未能严格按照规定执行,导致接待费用支出不够精确和科学。 2、在公务活动安排中,餐饮标准未严格控制,有部分宴请和招待存在铺张浪费、超标接待等现象,未能完全做到简朴、节约,反映出部分党员干部节约意识还不够强。 3、对管理服务对象的宴请把关不够严格,缺乏有效的审批和监督措施,存在一定的廉洁风险,部分活动安排中存在“变相招待”“公款吃喝”的隐患。 |
1、严格执行公务接待标准,全面规范接待活动的审批和报销程序,确保接待过程透明、费用支出合规,严格杜绝“超标准、超预算”的现象,做到一切有章可循、制度可依。 2、坚持勤俭节约,坚决杜绝公务活动中的铺张浪费,严格控制公务活动用餐标准,严把“饭费”关,做到接待安排简朴务实,不搞豪华奢侈,树立节约型机关的良好形象。 3、加强党员干部的廉洁自律教育,通过集中学习、警示教育、廉政谈话等形式,增强纪律规矩意识,确保党员干部始终把纪律挺在前面,把廉洁从政贯穿始终,坚决杜绝违反八项规定的行为发生。 |
8 | 违规收送礼品礼金 | 经对照检视,我支部在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意识普遍增强,遵规守纪的氛围逐步形成。然而,在具体执行廉洁纪律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个别同志对廉洁自律的规定理解不够透彻,缺乏深入学习和思考,存在思想认识不到位、执行不严格的情况,未能充分做到“警钟长鸣”自觉抵制各种诱惑。 2、节日期间的监督检查工作不够到位,存在松懈现象,未能形成强有力的节前节中监督机制,个别党员干部在节日廉洁自律方面存在侥幸心理,廉洁风险有所暴露。 3、对亲友的廉洁教育管理存在薄弱环节,个别同志对亲友交往中的廉洁要求把握不严,导致廉洁意识淡薄,未能有效引导亲属严格遵守纪律和规矩,未能落实家庭、亲友的“廉洁防线”。 |
1、加强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教育,通过专题学习、警示教育、廉政谈话等方式,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认识,强化纪律规矩意识,切实做到“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 2、强化节假日、重大节点期间的监督检查,建立健全廉洁自律监督机制,确保节日期间无违规收送礼品礼金现象发生,做到警钟长鸣、常抓常严。 3、严格落实廉洁自律各项规定,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及其亲属严格遵守党纪国法,增强廉洁自律意识,做到防微杜渐,守住“家门口”的纪律底线,确保清正廉洁。 |
9 | 借调研培训等名义公款旅游 | 经对照检视,我支部严格执行公务活动管理规定,认真规范公务出行,确保活动有序开展,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仍然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调研考察活动安排缺乏科学性,部分活动与实际工作结合不够紧密,存在走过场、重复性调研的情况,未能最大程度地发挥调研活动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2、培训计划的制定缺乏合理性,个别培训内容与实际工作需求脱节,未能紧密对接当前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和发展需求,导致培训效果不尽如人意。 3、公务活动经费使用管理不够严格,存在个别公务活动超标准支出的现象,未能做到“过紧日子”的要求,影响了财政资金使用的效率和效果。 |
1、科学制定调研考察计划,确保每项调研活动内容紧密结合实际工作,围绕工作重点和群众关切开展调研,确保调研成果能够切实转化为工作指导和实践落地。 2、严格控制培训的数量、规模和内容,确保培训计划与工作实际需求精准对接,提升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真正通过培训提升干部的实际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加强公务活动经费预算管理和执行监督,建立健全预算编制、审批和监督机制,严格控制公务活动费用支出,坚决杜绝超标准、超预算现象,确保财政资金高效合理使用。 |
10 | 违规建设、奢华装修楼堂馆所 | 经对照检视,我支部严格执行党政机关办公用房管理规定,推动节约型机关建设,努力提高办公资源使用效率,但在办公场所管理和设施更新方面,仍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办公用房使用管理不够规范,部分办公场所分配存在不合理现象,未能充分考虑工作需求和人员配置,导致部分部门或岗位存在“闲置”或“超员”现象,影响了办公资源的合理利用。2、办公设施更新和维护管理不够规范,存在个别办公场所设施配置超标现象,未能做到“适用、实用、节约”的原则,部分办公设备和装修材料存在不必要的奢华,造成了资源浪费。3、公共区域装修不够简朴,部分区域过于注重形式和装饰性,忽视了功能性和实用性,未能真正做到简约高效、节约务实,存在形式主义倾向,浪费了财政资金。 | 1、严格执行办公用房管理规定,科学合理调配办公空间,确保每个办公室的使用符合实际需求,避免办公空间闲置或超员,最大化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2、规范办公设施配备,严格按照标准采购和更新办公设备,确保设备配置符合实际工作需要,杜绝不必要的超标配置,做到节约、实用、可持续。 3、坚持勤俭节约原则,严格控制装修标准,避免铺张浪费,确保办公环境装修简朴、实用,突出功能性和高效性,避免形式主义,做到“美观适用、节约务实”。 |
11 | 开展照顾性、无实质内容的一般性出国(境)活动和国内考察调研活动 | 经对照检视,我支部严格控制公务出国(境)和考察调研活动,确保遵守相关规定,推动公务活动规范化、制度化。但在具体工作中,仍存在以下问题,亟需进一步改进: 1、考察调研活动的计划性不强,临时性安排较多,缺乏系统化的年度调研规划和前瞻性安排,导致调研活动缺乏整体性和持续性,影响了活动效果。 2、调研内容与实际工作结合不够紧密,部分调研活动未能紧密围绕工作中的关键问题和实际需求展开,存在泛泛而谈、脱离实际的问题,调研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待提升。 3、考察调研活动缺乏系统总结与成果转化,调研后往往缺乏有效的总结归纳和后续跟进,未能充分将调研成果转化为实际工作举措,导致调研的长效作用和实际效益未能充分体现。 |
1、加强考察调研活动的计划管理,严格控制活动数量和规模,确保每次调研活动都有明确目标、可操作性强,并与年度工作安排相衔接,避免无计划、无目标的随意调研。2、科学制定考察调研计划,确保调研内容紧密结合实际工作,围绕重点任务和实际需求展开,避免空泛的调研主题,确保调研活动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3、注重考察调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做好调研结果的总结、分析与反馈,推动调研成果在工作中落实落地,切实提高调研活动的实际成效和长远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