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问题清单及整治台账 | |||||
填报单位: | 联系人及电话: | ||||
序号 | 存在问题 | 具体表现 | 整改措施 | 整改时限 | 整改进展 |
1 | 主动担当作为意识还不够强 | ①在参与多部门协作完成的工作时,面对工作中的矛盾困难,还存在等靠思想,被动抓落实多,主动干工作少,工作质效还不够好。 ②对于群众反映的个别矛盾问题,从长远的角度抓落实做得还不够好,导致有些问题虽然已经得到解决,但存在反复的隐患。 |
①加强政治理论学习,积极参加各级组织的业务培训,不断提高政治素养和业务能力。 ②参与制定工作推进计划表,进一步细化工作清单,明确责任人、完成时限和有关要求,压实工作责任,带头抓好落实。 ③将群众反映的问题纳入个人承诺践诺清单,定期对问题解决情况进行回头看,确保已经解决的问题不再反弹。 |
2025年X月X日 | 正在整改,持续推进 |
2 | 文风会风改进还有差距。 | ①在撰写工作总结、研讨发言等材料时,由于个人写作能力一般,有些材料层次还不够清晰,语言还不够凝练。 ②会议统筹不够科学,个别牵头组织的会议质效还不够好。 ③材料报送过度追求形式规范,在XX等例会中要求所有汇报必须采用统一PPT模板,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基层额外负担。 |
①积极参加各级组织的公文写作培训,自觉向身边文笔出色的同事学习请教,不断提高公文写作水平。gwrzp888 ②按照“无明确议题不开会、无决策事项不开会、可合并议题必须合并”的原则,精简会议数量,做好会前筹划准备工作,提高会议质效。 ③结合5月份主题党日活动,在分管部门党支部组织开展一次“转作风、提效能、促发展”作风建设主题活动,持续优化工作流程,提高服务质效。 |
2025年X月X日 | 正在整改,持续推进 |
3 | 纠治形式主义还有差距 | ①督查检查过度强调留痕管理,如,在XX项目专题检查过程中,要求基层重复整理台账资料,导致大量时间耗费在形式化工作上。 ②电子化考核系统与纸质材料报送“双轨并行”,导致同一数据需多次重复填报,增加基层冗余工作量。 |
①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的重要论述,深入学习领会中央《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有关要求,不断提高思想认识。 ②用好数字化办公软件,推动开发“一键通”数据集成系统,整合安全生产、党建考核等X大类X项常规报表,实现数据自动抓取率超X%,压减填表时间X%。 |
2025年X月X日 | 正在整改,持续推进 |
4 | 宗旨意识树得不够牢。 | ①回应职工关切还不够及时,对基层反映的突出问题跟踪解决还不够有力。例如,XX家属区水电改造项目因协调不力,工期延误近XX天,导致XX余户职工生活不便。 ②调研走访过程中与中层干部谈得多,与一线员工面对面交流频次不足。如分管领域年度调研计划多集中在机关部门,生产车间走访覆盖率不足X%。 ③决策过程容易忽视基层意见,如,XX年薪酬改革方案未充分听取职工代表建议,虽然最后通过召开XX会议对相关方案进行了专题解读,但仍一定程度上引发了基层对政策公平性的质疑。 |
①认真学习《xx关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摘编》,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月”活动,组织分管部门观看《焦裕禄》等专题纪录片X次,撰写《新时代国企群众工作方法论》学习心得。 ②扎实落实《领导干部基层联系点制度》,每月至少X天赴生产车间蹲点调研,在厂区设立“民情直通车”信箱,牵头督办职工反映的X类高频民生问题。 ③推动建立职代会提案“双反馈”机制(受理反馈+结果反馈),修订绩效考核方案时组织X轮职工代表座谈会,将群众满意度纳入部门考核指标体系。 |
2025年X月X日 | 正在整改,持续推进 |
5 | 在调研组织工作中存在形式化倾向,对基层真实情况掌握不全面 | ①打造的特色调研点位数量较少,导致选择范围较小,存在固化倾向。如XX示范园区半年内接待上级调研X次,导致基层单位疲于应对接待任务。 ②调研路线重复设计,如XX智能化改造“经典线路”连续X年作为固定参观点,未覆盖实际存在问题的薄弱环节。 ③调研成果转化不足,如XX年XX月XX日联合调研发现的问题未纳入督办清单,后续整改措施未有效落实。 |
①系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于调查研究的重要论述,撰写《从“四下基层”看调研实效》心得体会,在XX部门专题研讨会上明确“三不调研”原则(不搞扎堆式调研、不设固定路线、不做表面文章)。 ②牵头制定《年度调研计划备案制度》,将分管领域调研点位按问题类型划分为X类(示范点、中间点、薄弱点),明确每类点位调研占比不低于X%,动态调整调研路线。 ③对分管领域所有调研报告实行“一题一档”跟踪管理,建立问题整改台账并纳入绩效考核,针对XX示范园区调研发现的XX项共性问题开展“回头看”专项督查。 |
2025年X月X日 | 正在整改,持续推进 |
6 | 在督查检查工作中存在重形式轻实效倾向,统筹管理还不够到位 | ①督查检查频次过高,如X年X季度内对XX部门开展X次同类专项检查,导致基层疲于应付材料整理。 ②考核材料过度强调留痕,如要求提供跨度X年的原始会议记录复印件,基层需额外投入大量时间整理归档。 ③涉企检查缺乏统筹协调,如X个不同处室对同一子公司重复开展安全环保检查,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正常生产秩序。 |
①组织分管部门开展“减负增效”专题研讨,撰写个人《从过度留痕看形式主义危害》调研报告,明确“三严控”原则(严控频次、严控范围、严控重复)。 ②牵头制定《跨部门联合检查实施办法》,合并同质化检查事项,推行“一企一查”模式,进一步压缩分管领域检查频次。 ③用好单位的数字化办公系统,整合X大类X项常规报表数据,实现XX%检查材料线上抓取,取消X项重复性纸质台账填报要求。 |
2025年X月X日 | 正在整改,持续推进 |
7 | 不习惯“过紧日子”,一定程度上存在不必要的公务开支 | ①对节能管理行为缺乏有效的监督和问责机制,致使部分干部职工节能意识淡薄,个别部门存在下班后未及时关闭空调、电脑、照明等设备的情况,造成不必要的能源浪费。 ②勤俭节约的宣传教育入心入脑不够,部分干部职工对“过紧日子”要求认识不深刻,节约意识有待加强。 ③办公用品采购统筹规划不够好,一些办公用品存在重复购买的情况,有限的办公用品没有发挥最大的工作效能。 |
①深入学习XX关于“过紧日子”的要求,组织分管部门开展“节约型XX建设”专题研讨,并签订个人《勤俭办企承诺书》。 ②牵头制定《非必要开支负面清单》,明确X类X项禁止性支出,建立“三级联审”流程(经办人自查、部门复核、分管领导终审),制定年度办公经费预算压减目标。 ③加强办公用品采购统筹规划,建立部门共享办公设备池,对办公设备实行“以修代换”,每XX公示经费使用情况接受群众监督。 |
2025年X月X日 | 正在整改,持续推进 |
8 | 在会议活动管理中的实效导向还不够突出 | ①会议形式化拆分现象仍然存在,如将原定1次综合性会议拆分为3次专题会议召开,实际参会人员范围未缩减,基层时间成本不降反增。 ②节庆论坛实效性不足,如XX年度举办行业论坛X场,但会后成果转化率不足X%,部分活动沦为“拍照留痕”形式。 ③陪会现象依然存在,如某次业务协调会要求X个部门副职列席,其中X个部门全程未发言,造成人力资源浪费。 |
①深入学习XX关于“真抓实干”重要论述,组织分管部门开展“会议效能革命”专题研讨,撰写《形式主义变种问题及破解路径》调研报告,制定《会议活动负面清单》。 ②牵头制定《会议活动投入产出评估标准》,设置“决策转化率、问题解决率、基层满意度”等核心指标。 ③实施“三必须”审批原则(必须明确绩效目标、必须配套成果转化机制、必须进行成本效益分析),将分管领域年度论坛展会数量压缩X%,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对X个重点活动开展实效跟踪。 |
2025年X月X日 | 正在整改,持续推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