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发言:“四向”发力,构建基层共治新格局

	老金范文,海量公文素材资料,下载网址:www.laojinfanwen.com,润笔请加微:liaoda199。
交流发言:“四向”发力,构建基层共治新格局

交流发言:“四向”发力,构建基层共治新格局
  近年来,县按照“党建引领、网格治理、多元参与、精细服务”工作思路,在x镇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集中安置点,探索把党建引领融入基层治理全链条,依托周边公共资源充沛和产业园、龙头企业富集集聚的优势,聚力打造方便快捷的“一刻钟便民服务圈”、多元便捷的“一公里就业致富圈”和近邻胜远亲的“零距离和谐共处圈”。
  一、聚力织密网格组织体系,一张网兜起大小事。安置点现有搬迁群众157户595人,党员12名,根据安置点涉迁党员总数和入住情况,按照“地域相邻、便于联系、利于管理”的原则,成立了x村第三党支部,将12名党员、2名专职社区工作者、4名下派干部纳入网格管理,推行迁入地和迁出区党组织“1+N”共建模式,实行“1名县级领导干部抓点,2名科级干部蹲点,2名专职工作者包片、84名乡镇干部包户”制度,实现组织联建、党员联管、资源联享、活动联办、治理联抓。配备网格长1名、专兼职网格员4名,及时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事项,自安置点群众搬迁以来,搬迁群众因搭建彩钢房产生的邻里矛盾,网格员在第一时间掌握并及时得到调处,取得了“小网格”支撑“大治理”托起“大服务”基层治理新成效。
  二、聚力打造方便快捷的“一刻钟便民服务圈”。安置点交通出行便捷,兰郎公路穿行而过,距离县城3公里,距离镇政府、蒿支沟集市、乌玛高速500米。500米范围内公共资源充沛,有初中1所、有综合超市、蔬菜铺、餐馆等70余家,100米范围内有党群服务中心、有幼儿园、小学各1所、养老机构1所、医疗机构2所,同步开通了公交车专线,建成了文化广场、便民超市、快递收寄点等便民设施,打造了“一刻钟便民服务圈”,最大程度方便群众生产生活。102名搬迁学生已实现就近入学,595名医保对象平稳衔接,40户特殊困难群体继续享受相应帮扶措施和惠民政策,搬迁群众的认同感、幸福感、获得感持续提升。
  三、聚力打造多元便捷的“一公里就业致富圈”。安置点周边百益国际现代农业产业园、双创孵化园、八八集团、华龙乳业等龙头企业富集集聚,网格员积极对接企业就业岗位,采取入户走访、微信群宣传等多种方式,精准掌握搬迁群众务工需求和意愿,开展劳务技能培训,通……
试读结束,开通会员文档无限下载使用
收藏 加会员 下载
×
微信支付

打开微信扫码支付

¥28

微信安全登录
打开微信扫码即可登录(新用户自动注册)

手机号注册/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