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发言: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奋进中国式现代化(1442字)

	老金范文,海量公文素材资料,下载网址:www.laojinfanwen.com,润笔请加微:liaoda199。

研讨发言: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奋进中国式现代化(1442字)

2023年,主席总书记在地方考察期间提出“新质生产力”。2024年1月31日,总书记在主持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系统阐述了新质生产力的科学内涵,明确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新质生产力是主席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重要创新发展,为推进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科学指引。我们要深刻把握新质生产力理论的创新性,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要深刻把握新质生产力理论的系统性,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要深刻把握新质生产力理论的实践性,充分发挥这一创新理论对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导作用。我结合对主席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重要论述的学习与理解,汇报四点体会。

一是要通盘谋划,注重顶层设计。主席总书记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所谓“因地制宜”,就是要从实际出发,不能一哄而上,更不能把什么想法、什么举措都披上新质生产力的外衣,套概念、喊口号。首先,要在理论和实践两个维度上,准确把握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和外延,清醒认识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一个漫长过程,防止认知上的泛化和滥用。其次,要找准向“新”而动的着力点,做到观全局谋一域,清晰把握自身在区域协同发展中的定位,放眼长远去思考、去谋划,客观看待地域发展落差,充分挖掘自身的资源禀赋、潜能优势,谋准重点发展方向,稳扎稳打把产业基础做扎实,夯实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根基。

二是要前瞻洞察,抢滩未来产业。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主席总书记深刻指出:“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这一重要论述指明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攻方向。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2024年经济工作时提出“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鲜明体现了科技创新和产业变革的内在逻辑关系。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就是从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到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的生成。由技术革命性突破催生的新产业,能够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是新质生产力的基本载体。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抓好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建设未来产业。

三是要……
试读结束,开通会员文档无限下载使用
收藏 加会员 下载
×
微信支付

打开微信扫码支付

¥28

微信安全登录
打开微信扫码即可登录(新用户自动注册)

手机号注册/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