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从讲好共产党的故事中汲取前进的精神力量

	老金范文,海量公文素材资料,下载网址:www.laojinfanwen.com,润笔请加微:liaoda199。




党课:从讲好共产党的故事中汲取前进的精神力量




主席总书记深刻指出:“会讲故事、讲好故事十分重要,思政课就要讲好中华民族的故事、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故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故事、改革开放的故事,特别是要讲好新时代的故事。”在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百年征程中,诞生了无数感人肺腑、令人动容、催人奋进的故事,它们生动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信仰与意志、宗旨与情怀、担当与作为、勇气与定力。今天,让我们一起从学习和重温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中汲取前进的精神力量。

一、讲好中国共产党“百折不挠求真理”的故事,让我们一起品尝信仰的味道

什么是信仰?从字面上看,“信”是“人”加“言”,就是说过的话;“仰”是“人”加“印”,就是人走过的足迹。因此,信仰可以理解为一个人说的话加上走的路,代表着人的志向和追求。追溯历史,从中国共产党成立的那天起,共产党人就走上了百折不挠求索真理的艰辛征途,他们的灵魂就被深深地贴上了信仰这个神圣的标签。

故事一:墨汁的味道为何是甜的?

1920年春夜,浙江义乌分水塘村一间破旧的柴屋里,有一个青年在奋笔疾书。母亲在屋外喊到:“红糖够不够,要不要我再给你添些?”儿子答道:“够甜,够甜的了!”当母亲进来收拾碗筷时,却发现儿子的嘴里满是墨汁,红糖一点儿也没有动。原来,儿子竟然是蘸着墨汁吃掉粽子的!这个人大家都很熟悉,他叫陈望道,翻译的册子叫《共产党宣言》。陈望道,终其一生都如其名“望道”一般,苦苦追寻着真理。

墨汁为什么是甜的?因为墨汁中充满了真理和信仰的味道。在陈望道心中,探索真理是甜的,共产主义是甜的,为共产主义奋斗是甜的。因此,他为了心无旁骛地做好翻译,搬进柴房居住也不觉得苦,蘸着墨汁吃也尝不到苦。回望历史,就是像李大钊、瞿秋白、陈望道等这样一群不畏艰辛求索真理的革命先辈,让中国共产党在一次次的挫折失败中找到了前进的方向。

故事二:富家子弟为何“自找苦吃”?

在不少人的印象中,过去参加革命的共产党员都是穷苦出身,被压迫得过不下去了才去闹革命。事实并非如此,也有许多革命先辈出身地主、土豪家庭,他们本可以过上更优越的生活,但为了理想信念他们走上了“自找苦吃”的革命道路。中国共产党早期农民领袖彭湃,出身于广东海丰最大……
试读结束,开通会员文档无限下载使用
收藏 加会员 下载
×
微信支付

打开微信扫码支付

¥28

微信安全登录
打开微信扫码即可登录(新用户自动注册)

手机号注册/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