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专业判断的十种方法
老金范文,海量公文素材资料,下载网址:www.laojinfanwen.com,润笔请加微:liaoda199。 审计专业判断的十种方法 审计专业判断的十种方法 审计专业判断由与审计事项相关的事实、审计标准、审计人员的专业经验和思维能力等要素构成。其目的是解决审计事项是否真实、合法、有效和客观存在,是否准确无误,它存在于审计活动的全过程,依赖于审计人员的专业技术知识水平和经验丰富程度、政策法规熟悉程度及思维能力,是审计取证、定性、评价和处理的前提。下面简介十种常用的审计专业判断方法。 一、成竹在胸 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的有关情况比较了解,而与审计资料存在差异,应当判断存在问题,这是发现账外账和小金库及贪污私分、违规支出的有效方法。如审计人员已了解到被审计单位有经营资产,但账上没有此类收入的记录,可判断有账外收入,应进一步检查相关合同等资料。再如,单位的人均人员支出与本地区本部门人均支出水平不相称,应检查报表是否准确,是否存在违规发放支出等问题。 二、身临其境 审计人员把自己置于被审计单位环境之中,深入审计事项(生产、经营、管理、服务业务活动)发生或经过的现场,亲身经历、操作、体验,证实审计事项的存在性和正确性,如对单位内控系统流程检查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有效,是否存在漏洞;生产工艺工艺流程检查物耗和能耗水平及生产能力平衡状况,检查设备设施的运转和完好程度等。 三、换位思考 审计人员把自己看成被审计单位的负责人、财会人员、管理员、业务员、经办人员,以其心理来思考审计事项为什么存在、怎样办理、采取什么手段、会出现什么结果,又是怎样逃避检查和处罚的,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心。如在检查检查挤占挪用专款、虚报冒领补贴、偷漏税收、账外设账、贪污私分、超发乱补等问题就常用这种方法进行判断。 四、逆向推理 审计人员用相反的思维方式,逆业务流程倒查、反向定理和证据推断审计事项是否真实合法有效.一是从结果向源头倒查,看审计事项的业务程序是否合法;二是假定会计处理和信息及资金使用是正确真实有效的,用足够的实事证据和公认的标准、定律、公式推定其不正确、不真实、不合法或无效益。反之亦然。有些事项看似真实合法有效,而实质上是虚假、违法、无效的。如资产处置、资源开发利用、奖金福利发放、集资利息支付、销售费用包干、职务消费货币化、专项资金拨付与使用、货物采购、招……
试读结束,开通会员文档无限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