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调研型审计的基本思路
老金范文,海量公文素材资料,下载网址:www.laojinfanwen.com,润笔请加微:liaoda199。 做调研型审计的基本思路 从审计调研到调研型审计,字面上微小的变化强调的是一种重点的调整和方式的调整。审计调研是从审计到调研,是对审计结果的深化和提炼。调研型审计,则强调用调研的思维和方式去开展审计,这既是提高审计质量深化审计成果的需要,也是从根本上适应新常态、践行新理念的重要途径。对于审计人员而言,要实现从传统审计到调研型审计的转变,关键在于自身角色的定位和视角的转变,归纳起来应做到“三要”。 一、要放低姿态 近年来,随着审计范围的不断拓展,从重大政策执行到自然资源资产,审计的面越来越宽,审计的政治属性越来越高。审计关注的重点也从微观的财经领域拓展到了宏观的政策领域,要发现这些领域存在的问题,决不能“外行看热闹”,而要“内行看门道”。面对全新的领域,一些审计干部正面临着老办法不管用、新方法不会用、本领不够用的阵痛。要在短时间内成长为行家里手,学习是基本要求,虚心是关键态度。只有虚心学习,放低姿态,才能取得真经。只有不断学习理论、政策和各种知识,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努力达到业务精通、技能娴熟,成为善于发现、分析和处理重大及潜在问题,适应审计事业发展的复合型人才,才有底气去监督这些过去从未接触的领域。 二、要带着问题 突出问题导向,是调查研究的基本原则,也是开展调研型审计的重要方法。与传统审计一般侧重于被审计单位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和效益性不同,调研型审计更加强调见微知著,通过客观、真实、系统、全面的了解某一行业或某一方面的基本情况,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进而解释社会经济运行中的风险、矛盾和问题,发挥审计服务治理的功能。对此,审计人员在工作中就要立足调研角色,围绕工作中心和大局开动脑筋多做分析,善于提出疑问。并在此基础上,广泛听取各方面情况、意见和建议,实地深入到田间地头、企业车间、居住群众中去,多走多问,多渠道了解情况,力求详细掌握情况,准确把握问题的症结,努力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真正做到在“一线”掌握“实情”。 三、要着眼宏观 宏观分析问题的能力是科学有效解决问题的重要前提,也是提升审计工作层次和水平的关键所在。要将调研的结果转化为审计的成果,离不开客观理性的分析。在全面了解政策背景,掌握大量一线素材的基础上,要踢好关键……
试读结束,开通会员文档无限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