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国际经验及其借鉴意义
老金范文,海量公文素材资料,下载网址:www.laojinfanwen.com,润笔请加微:liaoda199。 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国际经验及其借鉴意义 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国际经验及其借鉴意义 高技能人才是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也是我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技能人才作为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所需人才的一种标准类型,是指发挥其主体性、能动性和创新性,在某一特定行业领域或多个领域掌握高水平、高级别、高素养职业知识和能力的人才。随着高技能人才被纳入国家战略人才力量范畴,培养高技能人才已经成为当前人才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培养高技能人才不仅是学校教育的责任,还是行业企业的责任,究其根本是全社会的责任,这是由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跨界性、长周期性、正外部性等属性特征所决定的。特别是当前高技能人才已成为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如何在全社会共同聚力培养高技能人才是一项值得深究的问题。高技能人才培养需要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特别是自工业革命以来,发达国家培养高技能人才的理念、模式、规律、策略等,对当前我国高技能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国际经验 第一,建立系统化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高技能人才培养需要依靠“举国体制”,这种“举国体制”不是简单地把国家发展重心都转移到高技能人才培养中来,而是需要从国家到地方再到学校和企业,建立系统化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这种系统化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主要包括三个层面。一是国家层面系统化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例如,美国在不同时期制定并颁布实施了《人力资源开发和培训法》《综合就业培训法》《就业培训合作法》等法规,英国制定了《1918年教育法》《1944年教育法》《1973年就业和训练法》等法规。由于“每一次技术变革都伴随着一套新的劳动力技能和素养的产生”①,因此,作为对高技能人才新需求挑战的回应,美国和英国都重视在国家层面系统化地完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二是地方层面系统化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例如,为贯彻落实1949年颁行的《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基本法》中规定的德国高技能人才培养要求,德国各州政府相应地制定了详细的开展职业教育及职业培训的法规,从而使州和地方成为技能人才培养的主要承担者,在地方建立起了系统化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三是综合层面系统化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这主要是由国家和地方、学校和企业、行业组织和社会等共同完成。例……
试读结束,开通会员文档无限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