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习云南曲靖统计造假案件专题研讨会上的发言(精品)
老金范文,海量公文素材资料,下载网址:www.laojin123.com,润笔请加微:liaoda199。 在学习云南曲靖统计造假案件专题研讨会上的发言(精品) 在学习云南曲靖统计造假案件专题研讨会上的发言(精品)同志们: 近期,中央严肃查处并公开通报了云南省曲靖市发生的严重统计造假问题,及其引发的政治生态恶化案件,令人警醒,发人深思。这一案件深刻揭示了部分领导干部政绩观发生严重扭曲,所带来的危害是全局性、深层次的。作为党员领导干部,我们必须以案为鉴、举一反三,在思想深处拉起红线,在行动上校准偏差。下面,我结合学习和思考,谈几点认识和体会。 一、以案为镜,深刻汲取统计造假之沉痛教训 云南曲靖的案例,是一面映照初心使命、检验党性原则的镜子,给我们XX区的各级干部敲响了振聋发聩的警钟。案件的核心问题,在于当地主要负责同志的政绩观发生了严重偏差,将个人升迁与脱离实际的高增长指标、虚妄的城市排名盲目挂钩,忽视了地方发展阶段的客观现实和人民群众的真实福祉。在这种错误导向下,“现场办公会”“比学赶超”异化为层层加码、数据攀比的竞技场,最终导致了系统性的统计造假,其后果是惨痛的:发展基础被动摇,政治生态被污染,党和政府的公信力受到严重损害。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曲靖的问题并非孤例。放眼我们XX地区乃至全国,类似因政绩观错位而导致的乱作为、假作为现象仍时有发生。例如,四川省平昌县委原书记蒲开文,为追求个人“政绩”,不顾财政承受能力,违规举债上项目,大搞“形象工程”;湖南省石门县委原书记谭本仲,脱离实际强行推动耗资数千万的“历史文化墙”项目,劳民伤财;贵州省六盘水市原市委书记李再勇,为打造所谓“亚洲第一索道”,推动兴建23个旅游项目,留下高达1500多亿元的新增债务。更有甚者,云南红河州也曾发生部分县市为完成考核目标,通过代填代报、强令企业虚报等方式进行统计造假,导致数据严重失实,相关责任人受到严肃处理。这些真实案例与曲靖的问题,根源高度同构,都是“政绩为谁而树、树什么样的政绩、靠什么树政绩”这个根本性问题没有解决好。 统计数据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晴雨表”和决策施政的“指南针”。数据造假,看似是数字上的“注水”,实则是对党性的背叛、对人民的欺骗、对规律的漠视。虚假的数据会误导宏观决策,掩盖潜在风险,让我们对经济社会运行状况产生致命的误判,最终侵蚀的是高质量发展的根基,损害的是人民……
试读结束,开通会员文档无限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