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文抄袭问题专题研讨会上的研讨发言

	老金范文,海量公文素材资料,下载网址:www.laojin123.com,润笔请加微:liaoda199。
在公文抄袭问题专题研讨会上的研讨发言
在公文抄袭问题专题研讨会上的研讨发言各位领导、同事:
大家好!公文作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传达政策、部署工作、沟通协调、总结反馈的核心载体,是政令畅通的“桥梁”、工作落实的“抓手”,更是单位形象与公信力的直接体现。近年来,从地方政府公开文件中出现“跨省照搬”“张冠李戴”的低级错误,到部分单位内部文稿因“复制粘贴”暴露逻辑漏洞,公文抄袭问题屡次引发社会关注,不仅消解了公文的权威性与严肃性,更折射出工作作风中的沉疴积弊。今天,围绕“整治公文抄袭乱象、筑牢务实工作根基”这一主题,结合单位工作实际,我谈几点思考与建议,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认清本质:公文抄袭不是“小事”,而是关乎全局的“大事”
在日常工作中,部分同志对公文抄袭存在认知偏差,将其等同于“文字借鉴”“素材参考”,认为“只要内容差不多,抄点没关系”“急着交任务,抄来用省时间”。这种错误观念必须彻底扭转,因为公文抄袭绝非简单的“文风问题”,而是触及工作本质、影响事业发展的“原则问题”。
从公文属性来看,其核心价值在于“务实管用”。一份合格的公文,要么承载政策指令,指导基层开展工作;要么反映实际情况,为决策提供依据;要么传递工作要求,明确责任边界。一旦存在抄袭行为,必然导致文稿脱离本单位、本领域的实际——或是照搬其他地区的政策表述,忽略本地发展阶段的差异;或是复制其他单位的工作方案,与自身职能职责脱节;或是套用陈旧的模板框架,无法体现当前工作的重点难点。例如,某地区曾曝光森林防火工作方案中,照搬了南方多雨地区的“防汛预警机制”,却未结合本地干旱少雨的实际补充防火巡查要求,直接导致方案“空转”,无法落地执行。这种“抄来的公文”,不仅浪费了行政资源,更可能因信息失真、要求失当,给实际工作埋下隐患。
从作风建设来看,公文抄袭是“懒政怠政”的直接表现。公文写作的过程,本质上是对工作的思考、梳理与谋划过程。起草一篇文稿,需要深入一线调研、梳理数据事实、分析问题根源、提出可行对策,这背后考验的是责任意识、业务能力与务实作风。而选择抄袭的同志,本质上是不愿担当、不想作为——要么是“思想懒”,缺乏主动思考的意识,习惯于“拿来主义”;要么是“行动懒”,不愿花时间搞调研、摸实情,满足于“应……
试读结束,开通会员文档无限下载使用
收藏 加会员 下载
×
微信支付

打开微信扫码支付

¥28

微信安全登录
打开微信扫码即可登录(新用户自动注册)

手机号注册/登录

×

如果您对网站访问速度不满意,

太卡了不好用,

那么请联系我!

微信号:ZhiJun-Te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