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局“党建+社会救助”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l> @page { size: 8.27in 11.69in; margin-left: 1.25in; margin-right: 1.25in; margin-top: 1in; margin-bottom: 1in } p { line-height: 115%; text-align: justify; orphans: 0; widows: 0; margin-bottom: 0.1in; direction: ltr; background: transparent } p.western { font-family: "Calibri", serif; font-size: 10pt; so-language: en-US } p.cjk {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0pt; so-language: zh-CN } p.ctl { font-family: ; font-size: 12pt; so-language: ar-SA } strong.western { font-weight: bold } strong.cjk { font-weight: bold } 民政局“党建+社会救助”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我市聚焦“全面建设幸福××”目标,加快构建“党建+社会救助”新格局,推进社会救助力量融合、资源整合、功能聚合。 一、变“被动”为“主动”,让党员干部动起来。 发挥各级党组织统筹作用和党员干部模范带动作用,为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提供有力保证。一是党委统筹,高位推动。各级党委、政府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将党委组织部门、宣传部门纳入成员单位,为社会救助改革提供坚实组织保障和舆论宣传保障。各级党委、政府出台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的实施意见,明确将社会救助与基层党组织建设有机结合,并将社会救助政策落实情况纳入党委、政府高质量发展考核(综合考核),层层压实责任。二是网格管理,结对互动。加强党组织领导下的城乡社会救助网格化帮扶体系建设,健全党员干部结对帮扶困难群众制度。在城市社区以居民小区、在农村以1-3个村民小组为基本单元设立网格,基层机关、企事业单位在职党员全部“入网”,每名党员联系15-30户困难群众,点对点负责政策宣讲、信息收集、……
试读结束,开通会员文档无限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