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亦因亦革与时变——谈坚持守正创新

	老金范文,海量公文素材资料,下载网址:www.laojinfanwen.com
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亦因亦革与时变——谈坚持守正创新




1942年早春的延安,春寒料峭,杨家岭中央大礼堂座无虚席,暖意浓浓。2月1日,在中央党校开学典礼上,校长毛泽东做了《整顿党的作风》的演说,深刻批判了主观主义这种不良风气,强调要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指出我们学马克思列宁主义不是为着好看,也不是因为它有什么神秘,只是因为它是领导无产阶级革命事业走向胜利的科学。在这里,毛泽东提出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六个坚持”,集中概括和阐述了主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及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深刻揭示了主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品格和鲜明特质。其中第三条就是“坚持守正创新”。这既是对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更是对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的科学指引。守正与创新相辅相成,体现了“变”与“不变”、继承与发展、原则性与创造性的辩证统一,是我们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态度。
一、守正创新贯穿于马克思主义思想发展的全过程

主席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准确把握时代大势,勇于站在人类发展前沿,聆听人民心声,回应现实需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守正创新,更好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

守正创新是一个老问题,马克思在世时,就有这个问题。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马克思曾经自述:我只知道我自己不是马克思主义者。马克思怎么会说自己不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呢?这就需要从恩格斯和爱德华·伯恩施坦的通信谈起。爱德华·伯恩施坦是德国社会民主主义理论家及政治家,德国社会民主党成员,在其思想发展中,曾受马克思主义的影响。19世纪80年代,法国工人运动分为两派,一派是以马隆、布鲁斯为首的“右派”,另一派是以盖德和拉法格为代表的“左派”。“左派”又称“盖得派”,他们以马克思主义者自居。1882年10月26日,伯恩施坦致信恩格斯:“和《激进报》编辑决斗的喜剧以及《公民报》编辑在‘果达尔’问题上极不体面的举动,是盖得派以及由于他们也使得‘马克思主义’在法国如此威信扫地的原因”。伯恩施坦认为,在法国,盖得派威信扫地的同时也连带着让马克思主义威信扫地。恩格斯在回信中批评了伯恩施坦的错误判断。在恩格斯看来,盖得派威信扫地并不等于马克思主……
试读结束,开通会员文档无限下载使用
收藏 加会员 下载
×
微信支付

打开微信扫码支付

¥28

微信安全登录
打开微信扫码即可登录(新用户自动注册)

手机号注册/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