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河南省委党校哲学部讲师:长风破浪会有时——谈坚持自信自立
老金范文,海量公文素材资料,下载网址:www.laojinfanwen.com 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河南省委党校哲学部讲师:长风破浪会有时——谈坚持自信自立 历史的光影镌刻在岁月深处。67年前,刚刚回国的钱学森,面对陈赓大将“中国能否搞导弹”的问题时,如此霸气回应:“怎么不行?外国人能搞的,难道中国人不能搞?”罗布泊戈壁滩上的一声巨响让中国人挺直了腰杆。时间的指针标注着一个个高光时刻:嫦娥奔月、祝融探火、蛟龙深潜,大兴机场“凤凰展翅”、港珠澳大桥飞架三地、特高压输电跨越千山万水⋯⋯创新成果竞相喷涌,“大国重器”横空出世,重大工程精彩亮相,全球的目光注视东方,“自信自立”的中华民族正在书写“当惊世界殊”的瑰丽画卷。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六个坚持”,集中概括和阐述了主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深刻揭示了主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品格和鲜明特质。“六个坚持”中,“坚持自信自立”是一个重要方面,居于重要位置。自信是我们党在长期斗争中炼就的精神气质,自立是我们立党立国的重要原则。坚持自信自立作为主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之一,是新时代我们党克服艰难险阻、创造历史伟业的关键因素,也是奋进新征程、夺取新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 一、马克思主义行、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让我们自信自立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形成自信自立的精神气质与文化基因,首先在于具有科学理论的指导。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这一深刻精辟的论述充分揭示了自信自立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行。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世界观深刻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与人类思维的发展规律,是整个人类精神的精华,是“伟大的认识工具”,是人们观察世界、分析问题有力的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成为党和人民事业的源头活水,就是因为它不是抽象的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没有马克思主义,就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也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证明,历史和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是完全正确的,它的科学性和真……
试读结束,开通会员文档无限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