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治理经验交流材料

	

	

小区治理经验交流材料

今年以来,**社区针对低保户、残疾人士、退役军人、特殊人群多,就业、就医、生活及旧习转化难的“四多四难”治理难题,实施“党建聚合力”工程,切实推动物业管理“十条”和党建引领小区治理“八条”落地落细,坚持协同共治,探索出一条小区治理的新路径。

一、筑强服务体系,提升小区善治组织力

一是筑强平台服务体系。坚守“美善**”定位,擦亮“温暖益家”品牌,构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各小区党群(网格化)服务站和公益示范基地为主体的党群服务“1+N”新格局,完成“一门式”亲民化阵地改造,实现社区硬件大变样,服务更亲民。

二是筑强组织服务体系。健全社区党组织、小区党支部、业委会、物业公司、各类组织“五位一体”党群“连心网”;制定《各类组织定期向党组织报告工作制度》,全面提升党组织引领社区治理组织力;选聘5名小区“贤达”作为社区党建和治理指导员,指导员“点对点”走进小区,“靶向治疗”民生问题。

三是筑强志愿服务体系。社区策划实施“星星点灯”学雷锋志愿服务“十百千”工程,通过整合阵地资源,围绕群众需求,统一志愿者注册登记激励机制,创建十支“星”字号志愿团队,选聘百名志愿骨干,招募千名居民志愿者,高效提供志愿服务。在疫情大考中有800多名居民志愿者主动参与社区群防群控,用行动诠释新时代志愿者风采。

二、建强支部堡垒,凝聚小区善治向心力

一是配优组织力量。通过换届选优配强支部班子成员,鼓励社区干部、业委会、小区物业负责人“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将办事公道的老党员、社区群团组织负责人、退役军人等优秀骨干力量汇聚到支部,并在具体实践中赋能放权,培养了一批基层治理的“行家里手”。

二是发挥支部作用。社区在全街率先试点制定《**社区党委明确赋能小区党支部“八条权项”(试行)》,明确小区重大事项决策前“支部先议制度”,小区支部牵头组织实施对小区物业管理和业委会、监事会成员履职的月度考评、季度考评、年度考核等“八条权项”,社区党委赋权小区党支部参与引领小区各项事务。

三是激活红色引擎。由小区党支部牵头,联点干部、小区业委会、党员代表、楼栋长代表等社区民主协商议事主体联合参与的物业考评工作有序开展,考评工作涉及平安建设、疫情防控、业主满意度等10项内容,考评结果按季度在小区内公示,用“红红脸、出出汗”的方式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三、加强资源……
试读结束,开通会员文档无限下载使用
收藏 加会员 下载
×
微信支付

打开微信扫码支付

¥28

微信安全登录
打开微信扫码即可登录(新用户自动注册)

手机号注册/登录

×